典型病例:一跤摔出“平衡危机”
“叮咚!叮咚!”门铃急促响起,65 岁的陈阿姨却坐在沙发上,迟迟未起身。三个月前那惊魂一幕仍历历在目:起身开门瞬间,她突然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右髋关节骨折,至今钢钉仍支撑着身体。2025 年《老年医学防跌倒白皮书》显示,跌倒已成为 65 岁以上老人死亡首因,而视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系统这一“人体平衡三剑客”的失灵,往往是罪魁祸首。
平衡“密码”:人体自带“精密仪器”
平衡,是身体保持稳定姿势,在运动或受外界干扰时自动调整维持姿势的能力,是日常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石。当我们闭眼单腿站立,眼睛如扫描仪确认环境、提供空间定位;内耳前庭系统似生物陀螺仪,感知头部转动倾斜;足底传感器向大脑发送压力信号,让大脑了解身体压力分布。然而,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关节损伤、长期卧床等因素,都可能让这个精密系统“罢工”,引发跌倒骨折甚至更严重后果。
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
科技利器: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大显身手”
在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一台闪烁蓝光的先进设备——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正上演“平衡保卫战”。它如同经验丰富的“平衡侦探”,通过感应器精准捕捉平衡“密码”,运用精密运算程序,对重心轨迹、摇摆系数等人体平衡能力多项指标进行处理分析。不仅能精准判断平衡功能障碍及严重程度,深入分析相关因素、预测跌倒风险,还能为康复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准确判断疗效与预后,让康复之路清晰可见。
患者正在进行平衡测定与训练
患者正在进行平衡测定与训练
趣味训练:科技游戏开启康复新体验
当尖端科技遇上趣味游戏,平衡训练焕发出全新活力。患者在打砖块、射击游戏等核心游戏中,不知不觉提升平衡能力。游戏化训练有效减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放松身心,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训练。正如李阿姨在训练日志中所写:“原以为在玩体感游戏,没想到治愈了我的跌倒恐惧症。”
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
适用人群:这些群体急需平衡守护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多发性硬化、小脑疾患、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患者,平衡功能常受影响,需专业评估与训练。
骨关节疾患与损伤:骨折及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置换及各种运动损伤、肌肉疾患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平衡恢复是康复关键。
慢性病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肌少症、骨质疏松等患者,平衡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需加强平衡训练。
特殊职业人群:对平衡功能有特殊要求的运动员、飞行员及宇航员,需通过专业训练保持最佳平衡状态。
耳鼻喉科疾患:各种耳石症、美尼尔眩晕症患者,平衡功能受损,需针对性治疗与训练。
在平衡健康守护的征程中,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凭借先进的平衡测定与训练系统,已为数十例患者成功开展平衡训练,收获显著成效。众多患者在接受训练后,平衡能力明显提升,日常活动更加自如,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曾经因平衡问题而小心翼翼、行动受限的他们,如今能更自信地迈出每一步,重新拥抱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高科技设备带来的不仅是身体机能的恢复,更是生活希望的重新点燃。
康复医学科团队
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用科技与专业为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排忧解难,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众多患者重获平衡生活的福音之地。
若您或家人正受眩晕、失衡、跌倒等问题困扰,欢迎咨询。
运用科技维护生命平衡,让每一步都踏出安心!
门诊地点:应急总医院住院楼2号楼1层康复医学科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 - 11:30;13:00 - 17:00
咨询电话:87935472、87935471
来源:康复医学科
审核:王学英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