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应急总医院药学部情暖枣营社区,为老年人用药安全贴心护航
发布时间:2025-05-23 点击数:65 字体:

为切实增强老年人用药安全意识,助力其合理用药,5月19日上午,应急总医院药学部专家团队走进朝阳区枣营社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用好药,护安康——让每一粒药都发挥最佳效果”的科普讲座。活动由药学部张藜莉主任统筹策划并全程指导,李怡文主任药师主讲,薛文鑫主任药师、樊硕副主任药师共同参与,以“讲座+互动+中医药体验”的创新形式,助力老年人科学减药、精准用药,规避“处方瀑布”风险。

upfile

合影留念

老龄化与多重用药:现状与挑战并存

《老年人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显示,我国约70.8%的老年人存在多重用药问题,平均每日服药达8.6种,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29%。尽管老年患者仅占人口总数的12%,但总体药费却占全人口药费总支出的30%以上。多重用药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加重病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李怡文主任药师指出,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常出现用药依从性差、自行购药、重复用药等情况。部分老年患者为控制多种慢性病,同时服用20余种药物,这不仅加重肝肾负担,还可能引发“处方瀑布”现象,即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被误诊为新疾病,导致更多药物叠加使用。

upfile

细致宣教

老年人用药“做减法”:四原则保障合理用药

在讲解“合理用药四原则——安全、有效、适当、经济”的实践路径时,李怡文主任药师结合药学门诊真实案例,生动诠释了药师如何通过药物治疗管理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78岁的张爷爷(化名)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长期服用25种药物,却反复出现腹泻、乏力。应急总医院药学门诊药师团队通过药物重整,停用无适应证药物、优化配伍方案,将用药精简至14种,月均药费节省近60%,症状明显缓解。这一过程正是“合理用药四原则”的具象化实践:剔除不必要药物(安全、有效)、增加治疗不足的药物、优化剂量与疗程(适当)、减少非必要开支(经济),实现了治疗方案的精准化。

upfile

认真聆听

专家强调,“药物重整并非简单的减药,而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动态平衡中寻找疗效与风险的最佳平衡点”。应急总医院药学门诊已将这一理念融入标准化流程,从建立个性化用药档案、制定分时段服药表,到指导药品储存与不良反应应对,每一步都紧扣四原则内核,将合理用药从“纸上指南”转化为可操作的“健康管理工具”,为老年患者构建了从医院到家庭的用药安全网。

upfile

互动热烈

互动体验:中药文化融入健康生活

活动尾声,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李怡文主任药师科普了老年人常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缓控释制剂不可碾碎服用,否则会因药物迅速释放造成严重后果;薛文鑫主任药师、樊硕副主任药师针对居民个体用药问题逐一解答;赵夕岚主管药师及研究生曹可鸣、王晓函向居民赠送了包含安神助眠的合欢花、清热降火的菊花等药材的中药香囊和代茶饮包,兼具文化寓意与实用价值,将中医药文化与日常保健相结合。居民们纷纷表示期待更多合理用药讲座,把正确用药理念传递给家人。

upfile

氛围浓厚

筑牢银发安康防线:未来持续发力

此次讲座是应急总医院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用药安全意识,为构建社区药学服务体系提供了实践范本。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科学用药知识普及对守护“银发健康”至关重要。张藜莉主任主导设计的“药学门诊-社区联动”模式是本次活动核心,也是药学部“用药教育个性化、药物重整精准化、健康管理全程化”理念的落地实践,推动了药学服务向社区下沉。未来,药学部将通过定期讲座、药学门诊、线上咨询等方式,持续推进社区合理用药宣传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用药管理服务。

来源:药学部

作者:临床药学组

审核:张藜莉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周年献礼
应急总医院举办应急药学研究进展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