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季饮食小常识
老人进入冬季之后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疾病,所以老人更应该注重冬季的进食。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冬季老人饮食原则: 1.低脂肪。高脂饮食与发生心血管疾病、胆囊炎、胰腺炎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平均每天动物食品摄食量达到150克时,就应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为宜。老年人活动减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如果饮食是以素菜为主,可适量增加一点脂肪。 2.低糖 老年人常食高糖食品,弊大于利。因为老年人消耗的能量不多,血糖调节功能逐渐减弱,经常吃甜食和糖果,容易造成龋齿,引起缺钙,身体易发胖,还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 3.低盐 盐是人体内氯和钠的主要来源。但常吃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水分潴留、心脏排血量增加,易引起肾病和高血压。 如果你想保证老年人的健康,那么我们上面介绍的这些三低原则就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老人,但是也要注意老人的饮食的合理性。 4.尽可能吃滋阴润燥的食品 比如梨,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于中老年胃寒的人群,吃梨有两个方法,一是冰糖梨,也就是把梨洗干净,中间清干净里边放三到五块冰糖,放到锅里蒸熟,它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以去秋冬带来的不舒服。还可以改善由于冬季皮肤皮脂腺分泌的物质减少而引起的皮肤发干、发痒。二是偏方花椒梨,有些朋友冬季很容易咳嗽,把梨从中间切开,把一些花椒粒撒在梨上,放到蒸锅里,水开了以后再蒸十分钟,这时候把花椒去掉吃梨。连吃一周左右,你的咳嗽会得到治疗,甚至还会痊愈。所以说冬季吃的水果第一是梨。 5.少瓜多果 尤其西瓜、黄瓜,因为它们偏凉性。凉性水果容易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除了梨以外,苹果也是非常健康的水果,它是平性的。从中医角度把食品分为热性、温性、凉性、寒性、平性。秋天天气已经开始慢慢变了,尤其中老年朋友本身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出现胃寒。所以切忌深秋季节特别是冬天,少吃瓜类。 6.多吃蜂蜜少吃姜 冬、秋两季要多蜜少姜。蜂蜜一方面给人们带来能量,另外它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像铁、钙、锡、锰等等。每天临睡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吃一杯蜂蜜酸奶(糖尿病要减半),有助于睡眠,蜂蜜补充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另外蜂蜜还能缓解便秘,第二天我们就会感觉我们便秘一扫而光。相对蜂蜜而言,姜要少吃些,避免发汗伤害津液,保存体力。 冬天老年人吃什么食物养生: 1.花生 花生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油料作物。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30%左右,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品鸡蛋、牛奶、瘦肉等媲美,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经常食用花生确能起到滋补益寿的作用。而人们誉为“长生果”。 2.栗子 栗子,又名板栗、毛栗。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现代医学认为,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老年人如常食栗子,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3.蜂蜜 蜂蜜又称蜜糖,是蜜蜂从植物花朵上采集来花蜜,经过酿制而成的一种食品。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古今中外历来被人们喜爱。蜂蜜不仅是老幼病弱者的滋补佳品,而且有着广泛的医疗作用。每日服用几匙蜂蜜,有助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也是贫血及孕产妇的滋补良药;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肝脏病、眼病、痢疾、便秘等患者,长期服用蜂蜜,也有减轻病情、增强体质的功效。 4.酸牛奶 酸牛奶中的乳酸菌产生乳酸等有机酸,提高了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酸牛奶本身营养丰富,又易消化吸收,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堪称长寿保健食品。 5.洋葱 洋葱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含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物质——前列腺素的植物。这种前列腺素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降低人体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的阻力,并能促使可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的排泄,具有降低血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6.红枣 红枣的药用价值很高,有补中益气,滋补,润心肺,调五荣,缓阳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等作用。大枣还有重要的医疗作用。因它富含维生素C,对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它所含的维生素P能健全人体的毛细血管,对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有益。 7.大豆 大豆在我国是一种来源丰富的食品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这些蛋白质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可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媲美,所以又有“植物肉”、“绿色乳牛”之誉,也是长寿食品之一。 8.银耳 银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糖等成分。作为营养滋补品,它适用于一切老弱妇孺和病后体虚者,还具有扶正强壮作用,并常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等病症,对高血压、血管硬化患者,尤为适宜。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还证明,从银耳中分离出来的多种糖类物质,对恶性肿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14.11
25
退休职工爨底下村京郊游
10月21日,退休职工管理处组织全体退休老同志到爨底下村郊游,欣赏明代永乐年间古建筑群,体验古民居文化生活。                
2014.10
24
太极拳协会交流活动
2014年10月21日离退休干部局太极拳协会举办“弘扬太极文化 乐享健康生活”太极拳交流活动,此次我院耿碧竹、陈其芳、张小敏、李梅枝、李田爱、贾淑珍、贺晓黎、庞扶民、陈桂贞表演了太极功夫扇。  
2014.10
23
秦晓光同志在党委举办的“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学习体会 秦晓光 “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由习近平同志提出后,迅速传遍了祖国大地,“中国梦、我的梦” 己成为家喻户晓、深入每一个中国人心的动员令。 “梦”大概是老幼皆知的一个词,习近平同志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词汇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非常“群众化”。“中国梦”是一个强大的凝合剂,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不论你是否是共产党员,不论是那个民族,也不论宗教信仰,只要是爱国的中国人都能接受。“中国梦”也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我的梦”。在追求同一个“中国梦”的目标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我国近代史,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一部被侵略、被奴役、受屈辱、人民遭苦难的历史。我是1934年出生的,经历过日本人的侵略、国民党的统治,亲眼目睹了受帝国主义欺凌的情景,也目睹了政治腐败、国家分裂、人民艰难生活的情景。我们不会忘记,有多少先贤们为救国救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有多少先烈为了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想一想这些,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不能不主动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行列中来。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探索,但皆以失败告终。新中国的成立,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才有可能。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成立以来,为加速“中国梦”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的“硬”措施,如简政放权、经济转型、反腐斗争;对主权的寸土不让等等,这一些大快民心、大长志气。目前的改革己进入深水区,前进的道路上肯定有困难、有曲折,因此我们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唱同一首“团结奋进”的歌,引导主流民意向团结奋进、振兴富强的目标前进。我以为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条件,尤其是党员。 我国社会是开放的,思想多元化是客观存在,每个人尤其青年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其内涵可能不同。我遇到过一些青年,他们冀求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事业打造一个新天地;也有的为了自己前途、或为找一个好工作而拼搏。我认为各人志向不同、追求不同,只要他们是爱国的、他们的行为是合法的,他们的追求完全可以融合到“中国梦”的大行列中来。而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又为他们创业带来了许多机遇。 高楼大厦是一砖一瓦建成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要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这是最普通不过的道理。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大有小,但做好当前的工作,都是为祖国的富强添砖添瓦。所以我认为我们都应想一想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医学界,目前医改进入深水区,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很大,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领导部门的顶层设计,但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对每一个普通的医务人员来说,就是对病人的负责,对医改的支持。作为本院的一个退休职工,希望我院在大医院林立的北京能脱颖而出,成为名牌医院。多年来在党委和院长领导下,己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希望能更上一层楼,通过三甲评审,圆一下我们共同的“梦”。 有人问我:我们己经退休了,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是“紧密相关”。 老年人难道没有自己的“梦”吗?“过一个幸福的晚年”,这不是老年人普遍的冀求吗?“养儿防老”不是几千年来的养老观吗?现在经济发展了,社会前进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等,不都一一提到日程上来了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而人民生活的幸福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之一。我非常同意安书记在一次会议上谈的“退休工作不是中心,但事关中心;退休工作不是全局,但事关全局”(大意如此)。“老年梦”的实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那么每个退休人员是否都当“老爹”“太太”,成了不思向社会回报的“伸手派”呢?我认为也不是的。我与许多老同志接触中,感到许多老同志都继续直接的或间接的为社会作“回报”,只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而已。 有的老同志退休后,仍在原岗位上工作;有的为社区或一些单位做一些志愿性的工作。也许他们工作强度不可能与年青人一样,但这是直接的回报着社会,是无可非议的。 我年轻的时候,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因此“拚命干,死了算”、“小车不倒尽管推” 是一种崇尚的精神。现在经济发展了,退休制度的建立是党和政府对老年人关怀的具体体现,为许多老年人希望晚年“享享清福”创造了条件,即使这祥,老年人同样可以“间接”为社会做些工作。 首先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行动中体现“正能量”。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信任滑坡”的现象,我们难以去纠正,但我们自己行动中,一定守法、诚信、厚德,一个人也许对社会影响不大,但大家这样做,肯定向社会传递了强有力的“正能量”。 照顾好自己,即主动营造一个使自己心态愉快的环境;并爱护自己身体,使衰老慢些到来。对自己来说,“幸福指数”肯定提高了。同时客观上,又减轻了家庭、社会对你的操心与负担,使他们更有精力从事他们的工作。许多老同志学电脑、学摄影、打太极、跳扇舞----,丰富了老人生活,客观上也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难道这不是向社会递送的“正能量”? 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是老年人的冀望也是必须做的一项功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孩子们分担一些家务,教育孙辈,使儿女们能更有精力去工作和学习,这一些既使自己晚年生活更富乐趣,又间接地回报了孩子及社会。 对老年人来说,当然远远不止这些。虽然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实现“中国梦”是应从大范围、多角度来审视的。
2014.09
11
退休党总支主题党日活动
2014.09
11
1 5 6 7 8 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