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急救大会应急医学救援论坛在京成功举办,共绘应急医学发展新蓝图
2025年11月9日,由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承办的第六届急救大会应急医学救援分论坛暨北京转化医学学会应急医学救援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在北京九华山庄成功召开。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北京转化医学学会秘书长文天林到场致辞。 会议现场 论坛在展现我国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成果的专题片《风雨同舟,携手同行——“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成果》中拉开序幕。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家应急医学救援体系的核心力量,过去一年中,应急总医院不仅在西藏地震救援、缅甸地震救援等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积极参与多场国际国内联合演练,展现出了大国责任与使命担当。他强调,必须持续强化智慧救援、科技赋能与跨部门协同,全面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的综合效能。 应急总医院吴迪院长致辞 北京转化医学学会秘书长文天林在致辞对应急医学专委会的工作表示赞赏。他强调,构建高效、协同的卫生应急体系是维护公共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应急医学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 北京转化医学学会秘书长文天林致辞 论坛上半场“体系建设与救援创新专场” 由清华大学北京垂杨柳医院崔健主任、北京协和医院史迪主任主持。北京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郑阳主任系统介绍了首都应急体系的发展路径;应急总医院张涛主任分享了灾害环境下医学救援的实战策略;晋城大医院张劼副院长聚焦矿山救援前沿进展;应急总医院卢智利处长则展示了智慧应急医学的落地成果,体现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提升救援效率方面的关键作用。 体系建设与救援创新专场 体系建设与救援创新专场 体系建设与救援创新专场 体系建设与救援创新专场 体系建设与救援创新专场 体系建设与救援创新专场 论坛下半场“急危重症与精准处置专场” 由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祖洁琛、中日友好医院闫圣涛教授共同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刘波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吴彩军主任、清华大学附属垂杨医院顾伟主任、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田桂珍主任等多位专家,分别从急性肝衰竭一体化处理、急诊腰痛鉴别、老年肺炎早期识别、支气管镜应用等角度,展开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专题报告,展现应急医学在精准救治方面的最新探索。 急危重症与精准处置专场 急危重症与精准处置专场 急危重症与精准处置专场 急危重症与精准处置专场 急危重症与精准处置专场 急危重症与精准处置专场 本次论坛不仅是应急医学救援领域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推动全国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向标准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与救援的核心力量,应急总医院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与各方携手,共同筑牢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 来源:应急总医院 供稿: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陈婷 审核:刘智、祖洁琛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11
12
跨越山海“医”路同行:12国应急医疗领域高级官员及专家在华研修成果丰硕
近日,由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承办、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协办的“一带一路”国家紧急状态下应急医学研修班在京圆满结业。来自孟加拉国、波黑、密克罗尼西亚、基里巴斯、摩尔多瓦、纳米比亚、尼泊尔、巴勒斯坦、巴拿马、卢旺达、南非和冈比亚等12个国家的36名应急医疗领域高级官员和专家,顺利完成为期14天的在华研修任务。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米建英、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主任刘智出席结业仪式并为学员颁发证书。 研修班全体合影 研修班期间,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围绕应急医学体系建设、突发事件救援、航空医疗救援、智慧医疗等重点内容,系统设计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全面展现我国在应急医学前沿技术、社区预警、航空救援及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主任刘智在结业仪式上讲话 应急总医院医务处处长缪国斌授课 应急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卢智利现场交流 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祖洁琛与研修班官员合影 应急总医院急救部主任张涛授课 应急总医院心内科主任范煜东现场交流 研修班官员参观应急总医院东院区 研修班官员在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合影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应急救援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刘虎教授带领团队,首次引入数字化沙盘推演教学。学员借助多机协同混合现实任务舱、联合指挥研讨厅等平台,开展实战化模拟训练,有效提升了复杂环境下应急协同与指挥决策能力。 刘虎教授授课 数字化沙盘推演 为充分展现我国改革发展成就和应急医学体系建设进展,研修班专程组织学员赴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实地考察。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对该活动高度重视,副区长张玉庆出席相关活动并致辞。他表示,龙岗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将深圳基地建设视为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期待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加强经验分享和务实协作,共同提升区域应急医学响应能力。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局长许亦群,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负责人、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党委书记于建渤等陪同交流。行程中,研修班学员实地探访了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龙岗中心医院),现场观摩了航空医疗救援演练,考察了高效运转的急诊救治体系、规范的低空救援流程以及先进的智能化应急医学装备。从概念的提出到实战的检验,深圳基地在短时间内成功实现“低空救援”常态化,并于近期完成首例航空医疗救援任务,标志着深圳东部“15分钟应急救援圈”初步建成,这一跨越式发展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转化医学平台负责人乐有为围绕医工协同转化作了专题分享。基地专门为研修班准备了“龙岗区应急医学装备展览”。区内精锋医疗、亚辉龙生物科技等16家重点医疗应急企业,集中展示了在智能装备、智慧系统、救援服务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充分体现了龙岗“卫企融合、产业赋能”的鲜明特色与雄厚实力,让各国专家直观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如何转化为应急救援的“即战力”。 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交流 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交流 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交流 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交流 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参观 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参观 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交流 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合影 本期研修班内容详实、注重实效,得到学员一致好评。纳米比亚学员弗朗斯・穆普鲁阿与巴勒斯坦民防局官员塔里克・阿布奥马尔作为代表在结业式上发言,高度评价中国在应急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并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本国相关领域发展的具体实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将积极与“一带一路”各国深化应急医学与人道救援领域的务实合作,助力“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来源: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 供稿: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祖洁琛 审核:刘智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11
06
“应急医学 智应未来” 2025国际应急医学救援论坛将于12月在北京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与安全大局,由应急总医院、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的“2025国际应急医学救援论坛”将于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是“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框架下十四项重要合作举措之一,旨在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擘画应急医学救援事业的新蓝图。 本届论坛以“应急医学,智应未来”为主题,将邀请国内外应急医学领域的多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代表,以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北京,围绕应急医学与灾害风险管理、人道救助、创新能力与标准化建设、院前急救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本届论坛设置丰富多元。除开幕式与主旨论坛外,将同步举办五场专题研讨,聚焦“应急医学和灾害风险管理”“应急医学与人道救助”“应急医学救援创新能力与标准化建设”“应急医学与院前急救”,并特别设立“上合组织紧急救灾部门应急医学会议”,强化区域协同合作。此外,论坛还将组织“国家应急医学体系十五五规划专家研讨会”,系统谋划未来五年应急医学发展路径。 为生动展现应急医学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前景,论坛还将推出“智应未来”主题路演和“十四五”应急医学成果壁报展示。通过前沿技术演示与科研成果静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呈现从智能预警指挥到现场救援后送,再到精准救治康复的全链条应急医学救援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论坛面向社会开放,欢迎应急医学、应急救援、紧急救护领域的管理及专业人员参加,共同为提升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医学救援能力、护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一带一路”应急管理国际合作贡献智慧与力量。 目前,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这场立足中国、面向国际的应急医学盛会,将有力推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走深走实,为实现全球治理倡议作出积极贡献。 联系电话:010-50866536 来源:应急总医院、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供稿: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审核:刘智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11
05
应急总医院首次面向社会开展红十字培训助力公共安全能力提升
近日,应急总医院成功举办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班,来自北京辰安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24名学员完成了为期两天的系统培训。全体学员在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后顺利结业,并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培训班合影 此次培训是应急总医院首次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16学时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课程。课程得到了北京辰安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及北京特区的大力支持。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刘晓川、北京辰安科技副总裁、总工程师杨秀中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刘晓川副院长在讲话中强调,应急医学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希望参训人员通过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共同为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应急总医院刘晓川副院长致辞 杨秀中副总裁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应急能力建设,期待通过此次培训加深对应急医学救援行业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企业应急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 北京辰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秀中致辞 理论与实操培训及考核 理论与实操培训及考核 理论与实操培训及考核 作为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应急总医院将持续开展各类应急救护相关培训,积极助力北京地区应急救护能力与水平整体提升。 来源:应急总医院 供稿: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李玮 审核:刘智、祖洁琛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11
05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 “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投入运行
2025年10月10日14时,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龙岗中心医院)成功实施一起航空医疗救援任务,高效救治一名因爬山坠落导致多发伤的患者,标志着深圳东部地区“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正式由演练转入实战,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医疗救援能力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深圳基地(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启用航空救援 此次救援中,一名中年男性在登山过程中意外跌落,全身多处受伤、大量出血,生命垂危。接到深圳市急救中心指令后,深圳基地迅速响应,联合东部通航启动救援直升机,克服山地复杂地形限制,通过悬停吊索方式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从启动救援到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全程响应迅速、衔接紧密,实现“5分钟上停机坪、5分钟入抢救室”的高效救治流程。目前,患者已完成手术,生命体征平稳,正在神经外科接受后续治疗。 多学科协作联合治疗 作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深圳基地近年来持续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系统推进人员培训、实战演练与设施升级。2024年以来,该基地在深圳市卫健委组织的全市应急演练中屡获佳绩,并于2025年6月与东部通航签署《低空应急医疗救援合作服务协议》,全面夯实“智慧医疗+通航救援”协同机制。此次救援不仅验证了航空救援体系的实战能力,也体现出医院在空地信息互通、多学科协作与危重症转运方面的综合实力。 从制度构建到能力提升,从设施升级到体系贯通,深圳基地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宗旨,持续推进应急医学救援体系现代化。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龙岗区委区政府及卫健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基地正加快完善“15分钟应急救援圈”,全力提升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医疗响应与处置能力。 此次航空救援的成功实施,不仅是深圳应急医疗救援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更为全国城市群构建“陆空一体化”救援网络提供了先行示范。未来,深圳基地将继续深化与各方协作,推动低空经济与应急医疗深度融合,为“健康深圳”“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应急医学的深圳智慧与力量。 供稿: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基地 审核:应急总医院
2025.10
14
1 2 3 4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