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应急总医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获佳绩
喜报 3月28日上午,2025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东方宾馆举行。应急总医院荣获第十一届“首都除夕护卫健康”主题宣传活动表现突出先进单位,融媒体中心主任彭雪征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卫生健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应急总医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应急管理部党委的决策部署,在新闻司的有力指导下,聚焦医院的职能职责和社会责任,突出宣传服务大应急大安全的使命担当,生动展现救死扶伤的仁心慧术,着力讲好医患之间的温暖故事,等等。2024年在各大媒体发稿1863条,本级平台发稿2078条,呼吸内科、急诊科、烧伤整形科等重点学科得到全面展示,医院品牌形象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医院积极开展院旗设计、院歌创作活动,新版院徽、院训、院旗、院歌于2024年10月正式发布,成为医院新的文化标志。升级了新版官网,设计公众版、员工版、英文版三个主页,为全院69个科室拍摄了集体合影、400余名职工及医师拍摄了职业照,优化了网站内容。 2025年春节期间,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第十一届“首都除夕护卫健康”主题宣传活动中,应急总医院积极响应号召,围绕医患携手迎新春、病房里的除夕、守护百姓健康等话题,在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各类稿件(文字、图片、视频)200余条,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干部职工春节坚守岗位、护卫百姓健康的精神风貌。 荣誉奖项加冕,彰显宣传成果。在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应急总医院作为七家单位之一,在大会现场分享了宣传工作经验。在北京日报北京号客户端2024年影响力排行榜中,应急总医院获评年度“最具传播力奖”,院抖音号获评“2024年政务号优秀创作者”。小汤山医院、首都儿研所、北京航天总医院先后来院参观交流,对应急总医院宣传工作经验及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荣誉,既是历史征程的里程碑,更是奋进路上的加油站。站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里程碑节点,面向“十五五”规划开篇布局的崭新起点,应急总医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用文化之光照亮健康之路,以文化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浪潮中书写新时代的“应急答卷”和医院担当。
2025.03
31
应急总医院推出无创胃超声造影检查,守护您的“胃”来
患者朋友们,好消息来啦! 应急总医院超声科近期开展了胃检查新技术新项目——胃超声造影检查。该项目是通过口服五谷类胃超声造影剂,充盈胃腔,消除黏液气泡等对声波的影响,以清晰显示胃壁结构,达到诊断目的。该项目可为临床提供无创、可视化诊断信息,在胃疾病临床诊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胃及其周围病变首选的筛查方法。 胃超声造影检查的优势 1. 实时动态观察胃蠕动、有无反流、充盈排空等情况; 2. 观察胃部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血供,评估病变侵犯胃壁的深度;可同时观察胃周邻器官如肝、脾、胰、后腹膜等部位; 3. 无检查间隔、可反复检查; 4. 无创伤、无辐射、无痛苦、无交叉感染;   胃超声造影检查适应人群 1. 健康体检人群。 2. 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等(如:上腹部疼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等反应的人群)。 3. 老人、儿童、孕妇等不适合做胃镜的人群。 4. 术后或治疗后复查的患者。   (超声科团队) 胃超声造影检查适应症 1. 肿瘤性病变:如:胃息肉、平滑肌瘤、胃癌等。 2.炎症性病变:如胃溃疡、胃炎等。 3.先天性病变:如胃憩室、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等。 4.功能性病变:胃食管反流、胃十二指肠反流、胃下垂等。 5.梗阻性病变:幽门、贲门梗阻等。 6.胃动力学评估(胃窦容积变化、胃蠕动波、返流评价)。 7.其他病变:胃结石、胃内异物及胃底静脉曲张等。 胃超声造影检查禁忌症 1.急性胃扩张。 2.上消化道穿孔。 3.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4.肠梗阻。 5.临床需要禁食者。 胃超声造影检查前准备 1.受检者前一天晚餐进软食和素食。 2.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禁食禁水。  
2025.03
31
应急总医院闻令而动赴缅甸开展地震国际救援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了缅甸多地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应急总医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参加国际救援相关工作,选派了10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编入中国救援队,前往缅甸灾区参与国际救援。10名队员来自骨科、急诊、康复、疾控、检验、药学、护理、妇产等各专业。3月29日上午,队员们携带急救药品、个人装备、医疗物资等,从首都国际机场乘飞机出发,赶赴缅甸地震灾区。应急管理部总工程师兼总医院党委书记唐琮沅代表院党委和院领导班子前往机场送行并进行了简短动员。 队员出发前在机场合影 抵达灾区后,队员们将发挥专业优势,有序开展救援工作。 出品:融媒体中心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3
29
【喜报】应急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云芝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日,应急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云芝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周云芝,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34年以来,热衷医疗事业,钻研岗位业务,对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胸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疾病、胸部肿瘤及呼吸危重症诊治经验丰富,尤其擅长经支气管镜介入技术诊治各种良恶性气道疾病及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其中激光成形术治疗过度动态气道塌陷为我国首创,呼吸介入技术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作为SARS重症组组长获得部级先进集体奖;2022年被评为优秀科主任和好医生直播金牌讲师;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等。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 项,参编出版著作12部。 周云芝在实施气管镜手术 周云芝率团队查房 周云芝作学术演讲 患者感激周云芝救命之恩 周云芝带教进修医师 周云芝荣获第九届北京优秀医师 周云芝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不仅代表其个人专业能力和业绩得到同行专家所公认,也标志着应急总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高层次医疗人才加入医院,形成“以才引才”的良性循环,共同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力资源处 作者:诸辛迪 审核:许建平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3
31
破局DRG2.0:共筑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2025年3月27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卓越·管理者”公立医院中层管理讨论会(第一期)在应急总医院(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北院区隆重召开。会议聚焦DRG 2.0政策深化落地背景下的公立医院改革挑战,吸引了各家医疗机构的医政、医务、绩效、医保等领域的中层管理者及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共话医院管理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政策与实践并重:解码DRG 2.0时代管理逻辑 应急总医院吴迪院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随着国家医保局《按病种付费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2025版)》全面实施,公立医院面临支付方式改革、绩效分配重构、成本管控精细化等多重挑战。DRG 2.0不仅是支付工具,更是推动医院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引擎。中层管理者需成为政策落地的‘翻译者’与‘执行枢纽’。” 应急总医院吴迪院长致辞 专家论道:从顶层设计到实战攻坚 中日友好医院崔勇副院长以《携手并肩,推动我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为题,强调中西医学科融合对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价值,并分享跨学科资源整合的标杆实践。 中日友好医院崔勇副院长发言 北京市医保中心支付方式改革科玄律科长系统解读DRG 2.0政策框架,从分组逻辑、数据质控到医保结算全流程提出应对策略,指出“数据质量是医院DRG生存的生命线”,为医院精细化运营指明方向。 北京市医保中心支付方式改革科玄律科长发言 北京华信医院张明奎院长详解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的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型,强调学科建设的重点是人才、标杆是能力、关键在于优势和特色。 北京华信医院张明奎院长发言 应急总医院刘晓川副院长则聚焦临床路径管理,分享DRG 2.0版下病种成本管控与医疗质量协同提升的创新管理模式,深度解析DRG管理的矛盾与破局之道。 应急总医院刘晓川副院长发言 面对面交锋:破解DRG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讨论环节,航天总医院陈应泰副院长主持发言。与参会者围绕“急诊滞留患者:如何从“被动淤堵”到“主动疏通” 、ICU超支窘境:如何做好成本管控与救治伦理的平衡”等核心议题展开热议。民航总医院徐先发院长更是在会议现场犀利发声,直指DRG改革中临床工作者面临的深层困境,指出DRG不该是悬在医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引发全场共鸣。 航天总医院陈应泰副院长主持发言 民航总医院徐先发院长发言 此次会议通过政策-实践-技术多维赋能,助力管理者构建系统性思维,为公立医院应对医保支付改革提供了前瞻性视角和可操作性路径,标志着医院精细化管理向“DRG 2.0深水区”迈出关键一步。该系列研讨会将持续推出专题活动,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助推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创新。 来源:医务处 审核:缪国斌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3
31
1 14 15 16 17 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