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应急总医院名列第一
家人们,好消息来啦!近日,北京日报“北京号”客户端2025年一季度评选榜单新鲜出炉,应急总医院在医院板块脱颖而出,再次荣登榜首,实力超越多家公立医院!   自今年一季度起,应急总医院在北京日报客户端表现亮眼,累计刊发各类作品86条,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包含视频和图文。其中,有20条佳作成功跻身热文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既有特色技术展示,也有实用的医学科普知识,还紧跟热点新闻,为市民提供贴心的惠民服务信息。 应急总医院凭借出色的发稿量、可观的阅读量以及强大的传播力,赢得了北京日报官方的认可与好评。借助主流媒体平台这一强大“扩音器”,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期待它带来更多精彩!
2025.04
25
应急总医院为中国救援队进行健康巡诊,把应急管理部党委的关爱送到队员心坎上
4月10下午,应急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爱英、综合医疗科主任医师李长新、普外科主任医师杜云峰等八名专家组成医疗组,携带相关设备药品来到中国救援队休整驻地,为刚刚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的队员开展健康巡诊,切实把应急管理部党委的关怀送到队员心坎上。 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 缅甸发生7.9级地震后,应缅甸政府请求,3月29日,中国救援队82人紧急驰援缅甸灾区,实施国际救援。在过去12天时间里,全体队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牢记嘱托、不辱使命,科学施救、注重安全,以钢铁意志、专业素养和拼搏奉献,展现中国救援力量的风采,传递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圆满完成这次国际救援任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担当、大国责任,赢得了缅甸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在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后,4月9日下午,中国救援队平安回国。为此,应急总医院迅速行动,安排相关专家来到休整驻地,为中国救援队队员进行健康巡诊,后续还将进行全面健康体检。 贴心服务 耐心解答 细心诊治 针对救援队员长期处于高温、高负荷、高风险工作环境的特点,现场设置皮肤治疗、内外科诊治、心理健康、体征检查等五大诊疗专区,同步开展“检查+诊疗+送药”三位一体服务,专家们耐心地为每一位队员进行检查和治疗,从皮肤上的细微损伤到身体内部的潜在隐患,从心理上的压力疏导到日常的健康建议,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来自应急管理部党委的深切关怀和巨大鼓舞。 来源:服务处 作者:张帆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4
11
专病专治,精准护航——国医中心七大专病门诊来啦
​ 筋骨强健,挺直脊梁——告别疼痛,乐享自如人生!     1、膝关节疼痛门诊   膝痹之病,劳损或年高,膝失精血充养,经气不利所致,以膝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时关节内有声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膝关之痛,步步为“赢”!针对骨关节炎、运动损伤等疾病,采用小针刀治疗及阶梯化康复方案,助您迈出轻盈步伐。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国医中心六层针灸科王光涛主任) 挂号指南:         聚焦专病,精准出击——您的健康难题,我们专业解答!   2、失眠门诊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通过心理疏导、中医药调理、针灸治疗以及中药膏摩,综合干预失眠、焦虑等睡眠障碍问题,让身心回归自然节律,还您一夜好眠!  出诊时间: 周一全天(国医中心六层针灸科王晓宁主治医师) 周三上午(国医中心六层中医科尹璐副主任医师与针灸科刘亚丽副主任医师) 挂号指南:     3、心血管疾病门诊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系健康,“脉”向安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通过纯中药治疗,为心脏筑起坚实防线。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国医中心六层中医科许文涛副主任医师)   挂号指南:        4、呼吸疾病门诊   肺朝百脉,自由呼吸,畅快生活!针对哮喘、慢阻肺、慢性咳嗽等疾病,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经典中药方剂治疗及呼吸康复训练,守护您的“生命气道”。 出诊时间: 周五上午(国医中心六层中医科陶睿副主任医师) 挂号指南:       攻坚慢病,守护生命——多元化诊疗,打造健康新高度!     5、脾胃病门诊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专攻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疾病,运用中医调养,针灸调气,从根源改善脾胃功能。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国医中心六层针灸科杨丽娟主任医师) 周二上午(国医中心六层中医科朱玲主任医师) 周二下午(国医中心六层中医科杨晨副主任医师) 周四下午(国医中心六层针灸科杨丽娟主任医师)   挂号指南:   6、肿瘤门诊   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是由于正气虚损、气滞、血瘀、痰凝、热毒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经络阻滞,从而形成的恶性肿物。精准抗癌,全程护航!结合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及放化疗优化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全周期中医保驾护航。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国医中心六层中医科孙叙敏副主任医师) 挂号指南:   7、便秘门诊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告别腹胀困扰,畅享健康生活!针对功能性便秘、肠动力障碍等疾病,运用中药、针灸、中药膏摩以及膳食处方,助您重拾肠道活力。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国医中心六层针灸科孙彪医生) 挂号指南: 专家团队 王光涛 师承国医大师余瀛鳌先生,副主任医师,应急总医院针灸科主任兼任国医中心主任、中医科代理主任。 临床研究方向:致力于颈肩腰腿痛、重度膝关节炎、半月板Ⅲ°损伤、肩周炎、颈椎病、踝关节损伤、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等骨伤科疾病中医保守治疗临床研究;致力于训练伤中医保守治疗临床研究;致力于针刀临床作用机理及适应症范围研究。 擅长:擅长脊柱、关节疼痛的中医保守治疗。擅长应用针刀、血罐、针灸等方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膝关节退行性疼痛、半月板损伤、踝关节痛、足跟痛、肌肉损伤等骨伤科疾病,擅长训练伤和运动伤的中医保守治疗,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带状疱疹、痤疮、月经病、脾胃病(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等)、失眠、高血压等疑难杂病。 社会任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科研著作: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课题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篇;主编著作19本,参编参译著作5本;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学术著作奖1项,获院级科学技术奖1项。   杨丽娟 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针灸科副主任。 主要擅长:熟练掌握针灸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临床经验丰富。擅于治疗颈肩腰腿膝痛、神经性头痛、痛经等各种疼痛性疾病;面瘫、复视、中风等神经内科疾病,胃胀、便秘等消化道疾病。擅于多种辩证方法的综合运用。精于针灸调神,中焦脾胃的调理和腹背穴的配合应用及多种治疗方法的精选与联合运用。 199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至今。参与抗击非典一线工作。发表20余篇科研论文,主编及参编三本论著,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市级课题,主持市级、院级课题各一项。同时任职于多个医学学会。 朱玲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社会任职: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学术经验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专业擅长:治疗中医痰湿证、瘀血证、脾胃病、肺系病、心系病、脑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心脑血管疾病:失眠、心悸、心律失常、心肌供血不足、眩晕、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冠心病、脑梗死。 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论著1部,参与编写论著2部。参与国家科学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资助项目研究2项。   刘亚丽   副主任医师,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余年临床一线工作,对于疾病有独特的中医理论理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于核心期刊发表10余篇科研论文,并参与多项科研研究。 擅长: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神经衰弱、头痛、头晕;对于面瘫、耳鸣耳聋、颈腰椎病、膝关节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陶睿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硕士。 善于使用中药方剂治疗脾胃病(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衰、高血压、中风、头晕),急慢性咳喘(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结节病(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常、脂肪肝),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颈椎病、腰痛),慢性肾病,慢性肝病,以及郁证,失眠,心悸、月经不调,便秘,湿疹,带状疱疹等各种内科杂病。 孙叙敏 副主任医师,博士学位。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家库成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擅长经方化裁临证巧用治疗发热类疾病、久治不愈的咳喘类疾病等。师从于肿瘤学名医陈信义、张培彤教授,在肿瘤类疾病术后化疗后调复有独到的见解。 许文涛 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促进工作委员会。 擅长:心血管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相关疾病如各类传染性肝病、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慢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失眠、疲劳、多汗等慢性病及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杨晨 副主任医师,中医学硕士,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青年委员。 师从北京协和医院徐慧媛教授,河北省中医院檀金川教授,先后于友谊医院、望京医院进修学习,专研脾胃及肾系疾病,遵从《内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以脾肾为基石治疗多脏腑疾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擅长应用中药方剂治疗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炎-癌转化防治、顽固性呃逆、呕吐、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肝硬化、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便秘、慢性腹泻、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水肿、乏力、贫血、慢性咳喘、顽固性咳嗽、心悸;并擅长消化内镜下的诊断和微创治疗”。 尹璐 副主任医师,中医学硕士,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睡眠分会、临床药学分会理事,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痰瘀论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应用中药治疗失眠、情志病、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便秘、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湿疹、带状疱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高血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炎等疾病,调理肿瘤患者术后及放化疗后整体状态,提高生存质量,以及改善结节体质,调理亚健康状态等。治疗上注重身心双调,从痰瘀论治,明显改善郁证患者临床症状。肝脾同调治疗脾胃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减轻蛋白尿等并发症。通过调节免疫,对慢性湿疹等皮肤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王晓宁 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擅长治疗:神经及精神系统病症: 中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头痛。骨关节和肌肉结缔组织病症: 颈椎病 、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 、腰痛、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急性腰扭伤。呼吸系统病症: 慢性支气管炎。消化系统病症: 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便秘、呃逆。皮肤科病症: 带状疱疹。五官科病症: 慢性鼻炎、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妇科病症: 痛经。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前列腺炎。   孙彪 硕士研究生,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药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七年制临床专业。 先后师从于涂福音教授、孙凤霞教授、张声生教授学习中医针药并治消化系统。参与国家973课题两项及“十二五”课题两项,发表论文两篇,参与图书编写多部。中国救援队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员。 专业特长: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失眠,痛经,卵巢早衰及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药及中药膏摩治疗以及内科急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为何选择应急总医院专病门诊?     专家云集:各领域资深专家领衔,临床经验丰富,技术领先。  精准诊疗:依托影像学、检验学、肺功能、电子胃肠镜、病理学等多维度精准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中西结合:融合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药特色疗法,标本兼治,疗效更优。  便捷服务:专病专诊、分时段预约,减少候诊时间,提升就医体验。  健康无小事,专病需专治! 即日起,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七大专病门诊全面开放,欢迎通过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或拨打电话预约咨询。   让我们以专业之力解您疾病之忧,携手共筑健康长城!     温馨提示   挂号方式: 1.应急总医院东院区门诊三层收费处 2.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搜索应急总医院 →东院区→①中医科→选择相应专病门诊   ②针灸科→选择相应专病门诊   3.乘车路线 ①地铁10号线或12号线三元桥站F口出站后东南方向步行642米 ②摆渡车由应急总医院本院区(西坝河南里29号)西门发车至东院区   本院区发车时间表: 6:50、8:00、9:30、10:30、11:30、12:30、13:30、14:30、15:30、16:30 东院区返程时间表: 7:2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45   咨询电话: 010-87994818 010-87994833 手机:18126031986(孙医生)    微信:18126031986   就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8号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六层   来源:国医中心 撰稿:孙彪
2025.04
07
好消息!应急总医院营养咨询门诊开诊啦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日前,应急总医院营养咨询门诊正式开诊啦! 针对现代人高油高糖饮食、久坐少动引发的健康危机,该院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养指南,创新推出“科学营养+个体干预+全程管理”三维服务体系。无论你是被肥胖困扰的“胖友”、亟需营养支持的患者,还是孕产期妈妈、亚健康上班族,专业营养师将通过体脂检测、代谢分析等技术,量身打造精准膳食方案。每周二下午4号楼一层、每周三下午5号楼三层开启健康新通道,权威指导与贴心服务双管齐下,助您吃出免疫力、阻断慢性病! 八类人群从营养咨询门诊获益 1、“胖”友们的福音:超重或肥胖者,寻求健康减重之道; 2、瘦弱群体的助力:手术前后或治疗中的出现体重下降或消瘦患者,增强体质的专业咨询; 3、“高”风险人群的关注: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定制营养方案; 4、病患的营养护航:肿瘤、肝病、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获取饮食、口服营养补充、肠内或肠外营养指导; 5、老年朋友的关怀:老年人日常饮食的科学指导,个性化咨询服务; 6、儿童成长的伙伴:生长发育疑虑、挑食偏食、体重管理等问题,给予专业解答; 7、孕产期女性的守护:从备孕至产后哺乳期,全程营养指导,确保母婴健康; 8、体弱人群的强化: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体重异常下降或体力不支者,营养治疗与膳食规划。 温馨提示 为了给您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来医院时请携带近期体检报告、相关检查结果或病历资料。此外,我们还将现场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小腿围、握力、体脂率、肌肉量及基础代谢率等全面检测,为您提供量身定制、全面细致的营养支持方案。 健康新地标上线 每周二下午:4号楼一层【营养咨询门诊】全面开启! 科学食谱+现代科技检测,助你精准逆袭健康赛道! 每周三下午:3号楼二层 【产科-营养咨询联合门诊】甜蜜上线! 孕妈营养管家+萌宝成长秘籍,一站式配齐! 每周三下午:3号楼一层【儿科-营养咨询联合门诊】全新亮相! 科学营养方案+成长发育指导,让宝贝赢在健康起跑线!   挂号方式超简单 ✅ 线上快车道:公众号/小程序秒锁号源   ✅ 线下仪式感:门诊大厅人工窗口现场Get 这个春天最好的养生局,速来打卡吧! 让我们用营养密码,开启你的“逆生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应急总医院本院区 交通:地铁13号线柳芳站 咨询电话:87935531   来源:总务处营养膳食科 撰稿:侯成成
2025.04
07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5年2月月度人物揭晓!应急总医院护理部主任吴军玲榜上有名
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经过群众推荐、集中展示评议等环节,确定10位优秀医务人员为2025年2月月度人物。应急总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吴军玲榜上有名。 吴军玲从事护理行业40年,在任何时候都冲锋在前、默默奉献。先后参与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医疗援藏、非洲国际医疗救援、新冠疫情防控等,用行动诠释大爱无疆。2003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英雄护士健康天使”荣誉证书;2009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2010年获国家安全生产总局“五型机关”活动先进个人。 “面对突发疫情,作为医护人员,我不上谁上?” 2003年4月,非典疫情席卷北京。恐慌之中,吴军玲第一个报名、两批次进入非典病房、历时两个月,直到最后一批治愈患者离开。时隔17年,已经55岁的大外科护士长的她又第一时间请战,进入从武汉回京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热门诊病房。院领导担心她年龄大身体承受不住,她诚恳地说:“面对突发疫情,作为医护人员,我不上谁上?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好任务。” 在隔离区,她既当专家,又是心理辅导员,指导带领医护人员对隔离病房严格规范布置,对团队进行标准化严格培训。病房里每一例患者的核酸采样和抽血,都是她亲自完成。她说:“我岁数大,孩子都成年了,没后顾之忧,采样最危险,还是我来吧。” 从科学安排日常医疗到参加北京市核酸采样、社区新冠疫苗接种,再到支援西藏、北京新国展方舱抗疫,三年来,她与团队科学周密、无一疏漏,圆满实现防控工作目标。 吴军玲在病区早交班 多次参与国内外应急救援,彰显人道主义精神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身为国家矿山救护中心副队长的吴军玲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国家安全生产总局抗震救灾队到四川抗震救灾。在20多个日夜里,她和医疗救援队驻扎在废墟旁,冒着余震的危险,在没水没电的环境下救治伤员2万余人。 2019年3月15日,莫桑比克遭受热带气旋“伊代”袭击引发严重灾害。应莫桑比克政府邀请,中国政府派出救援队开展国际救援。她作为医疗物资管理负责人,既要保障好医疗物资,还要全身防护、冒着35摄氏度的高温到现场开展医疗救援,每次出诊长达七八个小时;晚上又要消杀2万余平米的工作场所,每天回到营地都是深夜11点。当队员们心疼她时,她总说:“大家都很辛苦,我年龄大,觉少些,不碍事的。”此次救援,赢得国际社会和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参与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份责任” 吴军玲不仅专业技术能手,更是心灵和生命的守护者。她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始终用真诚关爱和专业知识技能去守护每一个生命,把志愿服务融入自己的生命。 2008年,作为国际慈善项目“微笑列车”志愿者,为福利院100余例唇腭裂儿童提供术后专业护理服务;2009年,为国庆60周年庆典群众进行甲流疫苗注射志愿服务;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为西藏30余名先心病手术患儿提供志愿服务;连续2年入藏为农牧民开展体检志愿服务;持续多年深入北京养老院、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和义诊,用爱心传递温暖等。为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已近退休的她于2023年考取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证书。她经常提醒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份责任。但没有过硬专业技能,就没有志愿服务的底气。” 吴军玲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 在长期的志愿工作中,吴军玲发现不论是专业救援队伍还是普通志愿者,都需要具备专业医护技能。为此,她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编写《应急医学救援培训教材》《消防救援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等教材。积极组织参与救援培训,为消防卫勤、蓝天等救援队伍开展培训累计4996学时、4万余人次,为提升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12月,她组织筹建了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应急总医院志愿护理服务队。 丰富的临床实践、英勇的救援精神、危难时的挺身而出、平日里的默默奉献,吴军玲四十年如一日,以个人的杰出成就和无私奉献精神深刻践行着一位优秀医护工作者的医者仁心与崇高品质。 供稿:党群部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4
07
1 13 14 15 16 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