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2023年度部门预算
 
2023.04
28
应急总医院2021年度部门决算
二〇二二年八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应急总医院概况 一、单位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应急总医院概况 一、单位职责 (一)推进总医院深化改革,拟订战略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并组织实施,推动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二)开展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推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医学救援基地,应急医学救援专家团队建设,发展应急特色医疗学科,开展应急医学研究。 (三)参与国内外各类事故灾害应急医疗救援,建设机动化、可远程投放的战地医院。 (四)承担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以及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医疗服务工作,负责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五)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承担入院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综合开展各项诊疗技术服务;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六)开展基本医疗保险、职业病诊断治疗、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国家防疫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七)负责总医院财务、会计、基建和装备、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国有资产的管理。 (八)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平台,承担应急医疗资源储备工作,建设现代医院后勤保障体系。 (九)制订医学科研、教育培训、人才培养规划,组织开展重点医学、医药科技攻关,推广应用医学科技成果。 (十)开展与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等组织合作,开展国内外应急医学学术交流。 (十一)完成应急管理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 应急总医院内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纪检室、人力资源处、医务处、财务处、绩效考核与审计处、医疗服务发展处、应急医学救援处、疾病预防控制处(医院感染管理处)、科技教育处、医疗保险办公室、信息管理中心、集中采购中心、总务处、保卫处16个内设行政管理机构;门诊部、护理部、医学装备工程部、东院区综合服务部、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5个技术管理机构;烧伤整形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胸外科、神经介入科、肾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普外肿瘤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中医科、职业病科、口腔科、眼科、儿科、检验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等48个临床及医技科室。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表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公开01表 单位:万元 收入 支出 项目 行次 决算数 项目 行次 决算数 栏次 1 栏次 2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1 15,814.51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0 2,786.53 二、事业收入 2 68,572.48 二、卫生健康支出 11 64,504.48 三、其他收入 3 2,597.07 三、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12 8,448.01 4 四、住房保障支出 13 2,101.98 5 五、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14 9,715.81 本年收入合计 6 86,984.06 本年支出合计 15 87,556.81 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 7   结余分配 16 6,273.76 年初结转和结余 8 13,223.34 年末结转和结余 17 6,376.83 总计 9 100,207.40 总计 18 100,207.40 注:1.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的总收支和年末结转结余情况。 2.本套报表金额单位转换时可能存在尾数误差。 收入决算表 公开02表 单位:万元 项目 本年收入合计 财政拨款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事业收入 经营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其他收入 功能分类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栏次 1 2 3 4 5 6 7 合计 86,984.06 15,814.51   68,572.48     2,597.07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786.53 1,108.08   1,678.45       20805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2,786.53 1,108.08   1,678.45       2080502 事业单位离退休 168.81     168.81       2080505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1,881.38 738.72   1,142.66       2080506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736.34 369.36   366.98       210 卫生健康支出 70,899.01 1,734.44   66,567.50     2,597.07 21002 公立医院 70,899.01 1,734.44   66,567.50     2,597.07 2100201 综合医院 70,899.01 1,734.44   66,567.50     2,597.07 221 住房保障支出 2,098.53 1,771.99   326.54       22102 住房改革支出 2,098.53 1,771.99   326.54       2210201 住房公积金 1,526.80 1,250.00   276.80       2210202 提租补贴 62.15 62.15           2210203 购房补贴 509.58 459.84   49.74       22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11,200.00 11,200.00           22401 应急管理事务 11,200.00 11,200.00           2240108 应急救援 4,300.00 4,300.00           2210109 应急管理 5,000.00 5,000.00           2210199 其他应急管理支出 1,900.00 1,900.00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取得的各项收入情况。 支出决算表 公开03表 单位:万元 项目 本年支出合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经营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功能分类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栏次 1 2 3 4 5 6 合计 87,556.81 69,172.52 18,384.29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786.53 2,786.53         20805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2,786.53 2,786.53         2080502 事业单位离退休 168.81 168.81         2080505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1,881.38 1,881.38         2080506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736.34 736.34         210 卫生健康支出 64,504.48 6,4284.01 220.47       21002 公立医院 64,504.48 6,4284.01 220.47       2100201 综合医院 64,504.48 6,4284.01 220.47       215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8,448.01   8,448.01       21599 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8,448.01   8,448.01       2159999 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8,448.01   8,448.01       221 住房保障支出 2,101.98 2,101.98         22102 住房改革支出 2,101.98 2,101.98         2210201 住房公积金 1,526.80 1,526.80         2210202 提租补贴 65.61 65.61         2210203 购房补贴 509.58 509.58         22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9,715.81   9,715.81       22401 应急管理事务 97,15.81   97,15.81       2240108 应急救援 3,457.75   3,457.75       2210109 应急管理 2,562.31   2,562.31       2210199 其他应急管理支出 3,695.74   3,695.74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公开04表 单位:万元 收入 支出 项目 行次 金额 项目 行次 合计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栏次 1 栏次 2 3 4 5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1 15,814.51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2 1,108.08 1,108.0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2   二、卫生健康支出 13 1,734.44 1,734.44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3   三、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14 8,448.01 8,448.01     4   四、住房保障支出 15 1,775.45 1,775.45     5   五、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16 9,715.81 9,715.81     本年收入合计 6 15,814.51 本年支出合计 17 22,781.79 22,781.79     年初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7 12,398.57 年末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18 5,431.29 5,431.29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8 12,398.57 19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9   2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10   21     总计 11 28,213.08 总计 22 28,213.08 28,213.08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的总收支和年末结转结余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公开05表 单位:万元 项目 本年支出 功能分类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小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栏次 1 2 3 合计 22,781.79 4,617.97 18,163.82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108.08 1,108.08   20805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1,108.08 1,108.08   2080505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738.72 738.72   2080506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369.36 369.36   210 卫生健康支出 1,734.44 1,734.44   21002 公立医院 1,734.44 1,734.44   2100201 综合医院 1,734.44 1,734.44   215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8,448.01   8,448.01 21599 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8,448.01   8,448.01 2159999 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8,448.01   8,448.01 221 住房保障支出 1,775.45 1,775.45   22102 住房改革支出 1,775.45 1,775.45   2210201 住房公积金 1,250.00 1,250.00   2210202 提租补贴 65.61 65.61   2210203 购房补贴 459.84 459.84   22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9,715.81   9,715.81 22401 应急管理事务 9,715.81   9,715.81 2240108 应急救援 3,457.75   3,457.75 2210109 应急管理 2,562.31   2,562.31 2210199 其他应急管理支出 3,695.74   3,695.74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公开06表 单位:万元 经济分类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决算数 经济分类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决算数 301 工资福利支出 4,517.14 302 商品和服务支出 100.83 30101 基本工资 1,633.61 30213 维修(护)费 90.85 30102 津贴补贴 525.45 30231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9.98 30108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738.72     30109 职业年金缴费 369.36     30113 住房公积金 1,250.00     人员经费合计 4,517.14 公用经费合计 100.83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明细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公开07表 单位:万元 预算数 决算数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小计 公务用车购置费 公务用车运行费 小计 公务用车购置费 公务用车运行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98 9.98 9.98 9.98 9.98 9.98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支出预决算情况。其中,预算数为“三公”经费全年预算数,反映按规定程序调整后的预算数;决算数是包括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实际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公开08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年初结转和结余 本年收入 本年支出 年末结转和结余 功能分类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小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栏次 1 2 3 4 5 6 合计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及结转和结余情况。 说明:应急总医院没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支出,故本表无数据。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公开09表 单位:万元 项目 本年支出 功能分类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合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栏次 1 2 3 合计 注:本表反映部门本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说明:应急总医院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也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支出,故本表无数据。 第三部分 2021 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收、支总计 100,207.40 万元。与2020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15,939.23万元,增加18.92%。主要原因:一是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为了支持医院升级改造及应急医疗事业发展,增加了基建项目资金投入;二是在应急管理部坚强领导下,医院积极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加快转型升级,从而医疗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图 1: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 (单位:万元)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收入合计86,984.0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5,814.51万元,占18.18%;事业收入68,572.48万元,占78.83%;其他收入2,597.07万元,占2.99%。 图 2:收入决算结构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支出合计 87,556.8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9,172.52万元,占79%;项目支出18,384.29万元,占21%。 图 3:支出决算结构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28,213.08万元。与2020 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8,499.27万元,增加43.11%。主要原因: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为了支持医院升级改造及应急医疗事业发展,增加了基建项目资金投入。 图 4: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 (单位:万元)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22,781.79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26.02%。与2020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5,466.55万元,增加211.43%。主要原因是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图 5: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变动情况 (单位:万元)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22,781.79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1,108.08万元,占4.86%;卫生健康支出(类)1,734.44万元,占7.61%;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类)8,448.01万元,占37.08%;住房保障支出(类)1,775.45万元,占7.7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9,715.81万元,占42.65%。 图 6: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25,980.44万元,支出决算为22,781.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7.69%。其中: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年初预算为738.72万元,支出决算为738.7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年初预算为369.36万元,支出决算为369.3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3.卫生健康支出(类)公立医院(款)综合医院(项)。年初预算为1,734.44万元,支出决算为1,734.4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类)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款)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项)。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8448.01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转移支付上划资金年初未申请财政拨款预算,2021年执行中按规定统筹使用了以前年度结转资金。 5.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年初预算为1,250万元,支出决算为1,2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6.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提租补贴(项)。年初预算为62.15万元,支出决算为65.6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5.57%。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提租补贴部分支出使用了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7.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购房补贴(项)。年初预算为459.84万元,支出决算为459.8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应急救援(项)。年初预算为4000万元,支出决算为3457.7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6.44%,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装修工程未完成竣工决算。 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 应急管理(项)。年初预算为5000万元,支出决算为2562.3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1.25%,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设备质保期未到,故未支付质保金。 1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 其他应急管理支出(项)。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3,695.74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执行中按规定统筹使用了以前年度结转资金。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基本支出4,617.9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517.14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住房公积金;公用经费100.83万元,主要包括:维修(护)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9.98 万元,支出决算为9.9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1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9.98万元,占100% 。具体情况如下: 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为9.98万元,支出决算为9.98 万元,完成预算的 100%。公务用车运行支出9.98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截止2021年12月31日,本单位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6辆。 八、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应急总医院2021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50,589.53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46,205.07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3,733.95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650.51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43,142.66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85.28%,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9,723.07万元,占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总额的22.54%;货物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货物支出金额的84.58%,工程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工程支出金额的93.66%,服务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服务支出金额的86.78%。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指中央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应急总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其他收入:指除上述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存款利息收入、进修培训收入等。 四、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指应急总医院在预计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五、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应急总医院以前年度安排、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或项目已完成等产生的结余资金。 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指应急总医院退休人员的经费开支。 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指应急总医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指应急总医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支出。 九、卫生健康支出(类)公立医院(款)综合医院(项):指应急总医院日常医疗、科教、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 十、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类)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款)其他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项):指应急总医院用于应急救援医疗救护中心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项目的支出。 十一、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十二、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提租补贴(项):反映按房改政策规定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向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租金补贴。 十三、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购房补贴(项):反映按房改政策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向符合条件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的补贴。 十四、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应急救援(项):指应急总医院开展安全生产事故救援业务、中国救援队应急医疗能力提升建设方面的支出。 十五、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应急管理(项):指应急总医院开展应急医疗平台建设方面的支出。 十六、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其他应急管理支出(项):指应急总医院开展应急医疗平台建设、发热门诊改造提升及平安医院建设项目方面的支出。 十七、年末结转和结余: 指以前年度或本年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或项目已完成等产生的结余资金。 十八、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九、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二十、“三公”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中央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2022.08
24
应急总医院2022年度部门预算
二〇二二年四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应急总医院概况 一、单位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 应急总医院2022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收支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九、财政拨款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第三部分 应急总医院2022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 附件 第一部分 应急总医院概况 一、单位职责 (一)推进总医院深化改革,拟订战略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并组织实施,推动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二)开展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推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医学救援基地,应急医学救援专家团队建设,发展应急特色医疗学科,开展应急医学研究。 (三)参与国内外各类事故灾害应急医疗救援,建设机动化、可远程投放的战地医院。 (四)承担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以及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医疗服务工作,负责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五)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承担入院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综合开展各项诊疗技术服务;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六)开展基本医疗保险、职业病诊断治疗、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国家防疫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七)负责总医院财务、会计、基建和装备、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国有资产的管理。 (八)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平台,承担应急医疗资源储备工作,建设现代医院后勤保障体系。 (九)制订医学科研、教育培训、人才培养规划,组织开展重点医学、医药科技攻关,推广应用医学科技成果。 (十)开展与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等组织合作,开展国内外应急医学学术交流。 (十一)完成应急管理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 应急总医院内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纪检室、人力资源处、医务处、财务处、绩效考核与审计处、医疗服务发展处、应急医学救援处、疾病预防控制处(医院感染管理处)、科技教育处、医疗保险办公室、信息管理中心、集中采购中心、总务处、保卫处16个内设行政管理机构;门诊部、护理部、医学装备工程部、东院区综合服务部、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5个技术管理机构;烧伤整形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胸外科、神经介入科、肾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普外肿瘤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中医科、职业病科、口腔科、眼科、儿科、检验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等48个临床及医技科室。 第二部分 应急总医院2022年部门预算表 部门公开表1 部门收支总表 单位:万元 收      入 支      出 项    目 预算数 项    目 预算数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19,999.56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528.90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   二、卫生健康支出 85,206.52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   三、住房保障支出 2,311.90 四、事业收入 82,982.00 四、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20,210.99 五、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六、其他收入 2,915.00                     本年收入合计 105,896.56 本年支出合计 111,258.31 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 1,223.58 结转下年 1,739.54 上年结转 5,877.71             收 入 总 计 112,997.85 支 出 总 计 112,997.85   部门公开表2 部门收入总表 单位:万元 科目 合计 上年结转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 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下级单位上缴收入 其他收入 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 科目 编码 科目名称 金额 其中:教育收费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528.90   1,153.44     2,375.46             20805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3,528.90   1,153.44     2,375.46             2080502 事业单位离退休 180.26         180.26             2080505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2,460.81   768.96     1,691.85             2080506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887.83   384.48     503.35             210 卫生健康支出 85,206.52   1,936.32     79,131.62         2,915.00 1,223.58 21002 公立医院 85,206.52   1,936.32     79,131.62         2,915.00 1,223.58 2100201 综合医院 85,206.52   1,936.32     79,131.62         2,915.00 1,223.58 221 住房保障支出 2,311.90 29.18 1,789.80     492.92             22102 住房改革支出 2,311.90 29.18 1,789.80     492.92             2210201 住房公积金 1,772.00   1,286.00     486.00             2210202 提租补贴 73.14 29.18 43.96                   2210203 购房补贴 466.76   459.84     6.92             22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21,950.53 5,848.53 15,120.00     982.00             22401 应急管理事务 21,950.53 5,848.53 15,120.00     982.00             2240108 应急救援 4,342.25 842.25 3,500.00                   2240109 应急管理 10,055.63 3,273.63 5,800.00     982.00             2240199 其他应急管理支出 7,552.65 1,732.65 5,820.00                   合计 112,997.85 5,877.71 19,999.56     82,982.00         2,915.00 1,223.58   部门公开表3 部门支出总表 单位:万元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单位名称 合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事业单位经营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528.90 3,528.90         20805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3,528.90 3,528.90         2080502 事业单位离退休 180.26 180.26         2080505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2,460.81 2,460.81         2080506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887.83 887.83         210 卫生健康支出 85,206.52 85,206.52         21002 公立医院 85,206.52 85,206.52         2100201 综合医院 85,206.52 85,206.52         221 住房保障支出 2,311.90 2,311.90         22102 住房改革支出 2,311.90 2,311.90         2210201 住房公积金 1772.00 1772.00         2210202 提租补贴 73.14 73.14         2210203 购房补贴 466.76 466.76         22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20,210.99   20,210.99       22401 应急管理事务 20,210.99   20,210.99       2240108 应急救援 4,342.25   4,342.25       2240109 应急管理 8,316.09   8,316.09       2240199 其他应急管理支出 7,552.65   7,552.65       合计 111,258.31 91,047.32 20,210.99         部门公开表4 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单位:万元 收      入 支      出 项目 预算数 项目 预算数 一、本年收入 19,999.56 一、本年支出 24,931.73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19,999.56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153.4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   (二)卫生健康支出 1,936.32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   (三) 住房保障支出 1,818.98     (四)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20,022.99 二、上年结转 4,932.17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4,932.1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                   二、结转下年                   收 入 总 计 24,931.73 支 出 总 计 24,931.73   部门公开表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单位:万元 功能分类科目 2021年执行数 2022年预算数 2022年预算数比2021年执行数 2022年预算数比2021年执行数(扣除中央基建)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执行数 扣除中央基建后执行数 年初预算数 扣除中央基建后预算数 增减额 增加(%) 增减额 增加(%) 小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108.08 1,108.08 1,153.44 1,153.44   1,153.44 45.36 4.09% 45.36 4.09% 20805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1,108.08 1,108.08 1,153.44 1,153.44   1,153.44 45.36 4.09% 45.36 4.09% 2080505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738.72 738.72 768.96 768.96   768.96 30.24 4.09% 30.24 4.09% 2080506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369.36 369.36 384.48 384.48   384.48 15.12 4.09% 15.12 4.09% 210 卫生健康支出 1,734.44 1,734.44 1,936.32 1,936.32   1,936.32 201.88 11.64% 201.88 11.64% 21002 公立医院 1,734.44 1,734.44 1,936.32 1,936.32   1,936.32 201.88 11.64% 201.88 11.64% 2100201 综合医院 1,734.44 1,734.44 1,936.32 1,936.32   1,936.32 201.88 11.64% 201.88 11.64% 221 住房保障支出 1,771.99 1,771.99 1,789.80 1,789.80   1,789.80 17.81 1.01% 17.81 1.01% 22102 住房改革支出 1,771.99 1,771.99 1,789.80 1,789.80   1,789.80 17.81 1.01% 17.81 1.01% 2210201 住房公积金 1,250.00 1,250.00 1,286.00 1,286.00   1,286.00 36.00 2.88% 36.00 2.88% 2210202 提租补贴 62.15 62.15 43.96 43.96   43.96 -18.19 -29.27% -18.19 -29.27% 2210203 购房补贴 459.84 459.84 459.84 459.84   459.84         22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11,200.00 9,300.00 15,120.00   15,120.00 9,300.00 3,920.00 35.00%     22401 应急管理事务 11,200.00 9,300.00 15,120.00   15,120.00 9,300.00 3,920.00 35.00%     2240108 应急救援 4,300.00 4,3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800.00 -18.60% -800.00 -18.60% 2240109 应急管理 5,000.00 5,000.00 5,800.00   5,800.00 5,800.00 800.00 16.00% 800.00 16.00% 2240199 其他应急管理支出 1,900.00   5,820.00   5,820.00   3,920.00 206.32%     合计 15,814.51 13,914.51 19,999.56 4,879.56 15,120.00 9,300.00 4,185.05 26.46% -4,614.51 -33.16% 部门公开表6 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单位:万元 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本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合计 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301 工资福利支出 4,778.73 4,778.73   30101 基本工资 1,835.49 1,835.49   30102 津贴补贴 503.80 503.80   30108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768.96 768.96   30109 职业年金缴费 384.48 384.48   30113 住房公积金 1,286.00 1,286.00   302 商品和服务支出 100.83   100.83 30213 维修(护)费 90.85   90.85 30231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9.98   9.98 合计 4,879.56 4,778.73 100.83   部门公开表7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单位:万元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合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合  计       (注:2022年应急总医院部门预算中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部门公开表8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单位:万元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小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合  计       (注:2022年应急总医院部门预算中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部门公开表9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单位:万元 2021年预算数 2022年预算数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小计 公务用车购置费 公务用车运行费 小计 公务用车购置费 公务用车运行费 9.98   9.98   9.98   9.98   9.98   9.98   第三部分 应急总医院2022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总体收支情况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应急总医院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上年结转;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等。应急总医院2022年收支总预算112,997.85万元。 (一)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应急总医院2022年收入预算112,997.8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19,999.56万元,占17.70%;事业收入82,982.00万元,占73.44%;其他收入2,915.00万元,占2.58%;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1,223.58万元,占1.08%;上年结转5,877.71万元,占5.20%。 (二)支出情况说明。 应急总医院2022年支出预算112,997.8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1,047.32万元,占80.57%;项目支出20,210.99万元,占17.89%;结转下年1,739.54,占1.54%。 (三)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 应急总医院2022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24,931.73万元。收入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无政府性基金预算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收入19,999.56万元、上年结转4,932.17万元;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3.44万元,占4.63%、卫生健康支出1,936.32万元,占7.77%、住房保障支出1,818.98万元,占7.2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0,022.99万元,占80.31%。 二、一般公共预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应急总医院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19,999.56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4,185.05万元,增加26.46%。主要是新增应急总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安全改造项目。 (二)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结构情况。 应急总医院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19,999.56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3.44万元,占5.77%;卫生健康支出1,936.32万元,占9.68%;住房保障支出1,789.80万元,占8.9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120.00万元,占75.60%。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2022年预算数为768.96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30.24万元,增长4.09%,原因是基本养老保险经费增加。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2022年预算数为384.48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15.12万元,增长4.09%,原因是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经费增加。 3.卫生健康支出(类)公立医院(款)综合医院(项)2022年预算数为1,936.32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201.88万元,增长11.64%,原因是综合医院人员经费增加。 4.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2022年预算数为1,286.00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36万元,增长2.88%,与上年基本持平。 5.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提租补贴(项)2022年预算数为43.96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减少18.19万元,下降29.27%,主要是2021年提租补贴经费有结余。 6.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购房补贴(项)2022年预算数为459.84万元,与上年持平。 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应急救援(项)2022年预算数为3,500.00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减少800.00万元,下降18.60%,主要是中国救援队应急医疗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经费下降。 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应急管理(项)2022年预算数为5,800.00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800.00万元,增加16%,主要是新增安排应急医学救援重点学科能力建设专项项目,2021年无此项目。 9.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其他应急管理支出(项)2022年预算数为5,820.00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3,920.00万元,增加206.32%,主要是新增安排应急总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安全改造项目,2021年无此项目。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应急总医院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4,879.56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4,778.73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住房公积金。 公用经费100.83万元,主要包括:维修(护)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三、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应急总医院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数为9.98万元,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与2021年持平。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应急总医院2022年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应急总医院2022年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六、其他重要情况说明 政府采购情况。2022年应急总医院政府采购预算总额75,029.69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66,697.43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4,805.8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3,526.46万元。 应急总医院在2022年部门预算中反映应急医学救援重点学科能力建设专项等4个二级项目绩效目标表,见“第五部分 附件”。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收入类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中央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应急总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其他收入:指除上述“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存款利息收入、培训收入等。 (四)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安排、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五)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指应急总医院在预计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二、支出类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指应急总医院退休人员的经费开支。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指应急总医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指应急总医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支出。 (四)卫生健康支出(类)公立医院(款)综合医院(项):指应急总医院日常医疗、科教、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 (五)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指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该项政策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全国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中普遍实施,缴存比例最低不低于5%,最高不超过12%,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年工资。事业单位缴存基数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等。 (六)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提租补贴(项):指经国务院批准,于2000年开始针对在京中央单位公有住房租金标准提高发放的补贴,中央在京单位按照在编职工人数和离退休人数以及相应职级的补贴标准确定,人均月补贴90元。 (七)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购房补贴(项):指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的规定,从1998年下半年停止实物分房后,房价收入比超过4倍以上地区对无房和住房未达标职工发放的住房货币化改革补贴资金。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从2000年开始发放购房补贴资金,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从1999年陆续开始发放购房补贴资金,企业根据本单位情况自行确定。在京中央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京外中央单位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政策规定和标准执行。 (八)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应急救援(项):指应急总医院开展安全生产事故救援业务、中国救援队应急医疗能力提升建设方面的支出。 (九)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应急管理(项):指应急总医院开展应急医学救援科研基地经费、应急医学救援重点学科能力建设专项、应急医疗平台建设、发热门诊改造提升及平安医院建设方面的支出。 (十)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类)应急管理事务(款)其他应急管理支出(项):指应急总医院开展应急医学检测与医疗救援装备建设、基础治疗装备及灾难挤压伤诊断治疗设备、创伤救治中心安全改造方面的支出。 (十一)结转下年:指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十二)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三)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四)“三公”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中央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第五部分 附 件 应急医学救援重点学科能力建设专项项目绩效目标表 (2022年度) 项目名称 应急医学救援重点学科能力建设专项 主管部门及代码 [133]应急管理部 实施单位 应急总医院 项目资金(万元) 年度资金总额: 4,800.00 执行率分值(10) 其中:财政拨款 4,800.00 上年结转 -    其他资金 -    年度总体目标 通过重点学科运行经费、科研经费、应急医学基础设备、应急医学重点学科设备、抢救室、培训室建设,达到应急医学重点学科基础培训与后方承载,合理分级分区,优化急救专科流程,加强5G智能信息管理水平,外引内联,韧性结合,网络化推广,提升急救效能的效果。 绩     效     指     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分值权重(90) 成本指标 经济成本指标 按预定成本采购 ≥95%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肺移植及配套设备购置数量 ≥24台/套 化验检验设备购置数量 ≥8台/套 基础学科建设设备购置数量 ≥79台/套 急救危重症设备购置数量 ≥54台/套 重点学科建设设备购置数量 ≥78台/套 质量指标 设备故障率 ≤5% 设备质量合格率 ≥95% 政府采购率 ≥90% 时效指标 故障装备维修响应时间 ≤1小时 设备验收完成及时率 ≥95%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5G智能信息管理水平 有效提升 急救效率和服务能力 有效提升 设备使用年限 ≥6年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病人满意度 ≥98% 应急总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安全改造项目绩效目标表 (2022年度) 项目名称 应急总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安全改造 主管部门及代码 [133]应急管理部 实施单位 应急总医院 项目资金(万元) 年度资金总额:                            2,980.00 执行率分值(10) 其中:财政拨款                            2,980.00 上年结转                                 -    其他资金                                 -    年度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对创伤救治楼西楼3-5层室内安全改造、西楼外墙改造、东楼加固改造等项目活动 ,达到使其符合安全要求,不断优化环境和服务,营造应急救援中心新气象,开创中心发展新局面的效果。 绩     效     指     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分值权重(90) 成本指标 经济成本指标 按预定成本采购 ≥95% 超概算项目比例 ≤5%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装修工程数量 ≥1项 总体装修面积 ≥18920平米 质量指标 材料验收合格率 ≥95% 时效指标 项目按期完成率 ≥95%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设施正常运转率 ≥95% 装修改造后楼房可使用年限 ≥50年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病人满意度 ≥98% 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检测与医疗救援装备建设项目绩效目标表 (2022年度) 项目名称 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检测与医疗救援装备建设 主管部门及代码 [133]应急管理部 实施单位 应急总医院 项目资金(万元) 年度资金总额:                            2,805.50 执行率分值(10) 其中:财政拨款                            1,820.00 上年结转                              985.50 其他资金                                 -    年度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全心电工作站(电生理仪)、电生理三维导航仪、遥测监护仪、放射DR、超高清内窥镜影像系统、电子鼻咽喉内窥镜等仪器设备的采购,优化应急总医院装备配置,提升装配水平,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为医院提高硬件条件,合理医疗布局,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保证了医院具有承接批量伤员的灾难救援能力,满足应急医疗救援的要求,逐步建设出一批具有应急特色的医疗学科。 绩     效     指     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分值权重(90) 成本指标 经济成本指标 按预定成本采购 ≥95%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设备购置数量 ≥154台(套) 质量指标 设备故障率 ≤5% 设备质量合格率 ≥95% 政府采购率 ≥90%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设备利用率 ≥90% 设备使用年限 ≥5年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病人满意度 ≥98% 应急总医院基础治疗装备及灾难挤压伤诊断治疗设备项目绩效目标表 (2022年度) 项目名称 应急总医院基础治疗装备及灾难挤压伤诊断治疗设备 主管部门及代码 [133]应急管理部 实施单位 应急总医院 项目资金(万元)  年度资金总额:                            1,457.18 执行率     分值(10) 其中:财政拨款                            1,020.00 上年结转                              437.18 其他资金                                 -    年度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挤压伤检查设备建设、护理单元设备及挤压伤诊断治疗中心设备建设项目活动,达到提高硬件条件,合理医疗布局,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院具有承接批量伤员的灾难救援能力,满足应急医疗救援的要求,逐步建设出一批具有应急特色的医疗学科,大幅度提高住院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绩     效     指     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分值权重     (90) 成本指标 经济成本指标 按预定成本采购 ≥95%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设备购置数量 ≥428台/套 质量指标 购置设置验收质量合格率 ≥95% 时效指标 设备验收完成时间 2022年9月前完成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挤压伤接诊率 ≥95%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危重伤员满意度 ≥98%
2022.04
15
应急总医院导管室改造验收报告V1(公示)
建设单位:应急总医院 编制单位: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   说 明 1. 本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参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的规定进行编制。 2. 本报告包含三部分内容: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意见表、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 建设项目主体单位对验收内容、结论和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签字) 编制单位法人代表:  (签字) 项 目 负 责 人:李石银 填 表 人:刘英英、李石银 建设单位:应急总医院     (盖章) 编制单位: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       (盖章) 电话:010-87935651 电话:13811984425 传真: / 传真: / 邮编:100028 邮编:1001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60号玲珑天地A座331室 第一部分 导管室改造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目 录 1概述 1.1单位概况 1.2项目概况 2验收依据 2.1法规文件 2.2技术标准 2.3本项目环评报告表及批复 3 项目建设情况 3.1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3.2建设内容 3.3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 3.4工程无变动情况说明 4环境保护设施 4.1屏蔽设施 4.2其它安全防护设施 5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与建议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5.1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与建议 5.2主要审批决定 6验收执行标准 6.1基本剂量限值 6.2剂量约束值 6.3剂量率控制水平 7验收监测内容 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9验收监测结果 9.1防护设施屏蔽效果 9.2其它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 9.3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0验收监测结论 附件1 辐射安全许可证 附件2 环评批复文件 附件3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报告 附件4 本项目相关辐射工作人员信息表 附件5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1概述 1.1单位概况 应急总医院,前身为煤炭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是北京市涉外医疗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非隶属附属医院及国际救援中心(SOS)定点合作医院。随着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先后由煤炭工业部、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应急管理部领导。作为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载体之一,承担组织、建设全国矿山医疗救护体系的职能,指导、协调、实施矿难伤员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工作。 医院编制床位515张,现有职工972人。其中高级职称198人,博士82人,硕士170人。设有38个医疗、医技科室,开展了80余个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呼吸内科、肿瘤内科专业具有较强优势,气管镜介入治疗走在专科医疗技术的前沿。心内科、骨科、普外科、职业病科、中医科、影像科等学科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核磁共振仪2台、CT机3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台及其他高端医疗设备340余台套。 应急总医院已取得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京环辐证[E0165],许可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详见附件1。 1.2项目概况 应急总医院为了工作人员便利性和满足院感要求,应急总医院对现有的导管室1重新调整布局(控制室由东侧调到机房西侧,设备机房调到东侧),改建后的导管室1,继续使用现有的1台DSA设备开展外周血管介入、心脏血管介入等。 应急总医院对上述导管室改造项目委托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导管室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21年9月17日取得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文件(京环审[2021]92号),详见附件2。目前,本项目已竣工,并已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增项,现按照《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做好辐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京环办[2018]24号)的要求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范围和内容为DSA及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 2验收依据 2.1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 (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9年3月2日。 (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21年1月4日。 (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2011年4月18日。 (8)《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第66号,2017年12月5日。 (9)《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2017年11月20日。 (10)《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2018年5月15日。 (11)《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做好辐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京环办[2018]24号,2018年1月25日。 2.2技术标准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2)《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 (3)《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 (4)《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 2.3本项目环评报告表及批复 (1)应急总医院《导管室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辐审A20210133)。 (2)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导管室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京环审[2021]92号)。 3 项目建设情况 3.1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应急总医院位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医院东侧和北侧为西坝河南里小区,南侧为柳芳北街,西侧为西坝河南路。医院地理位置见图3-1。 导管室1位于医院医技楼一层中部北侧,医院的平面布局见图3-2,医技楼一层平面布局见图3-3。导管室1机房东侧为设备机房,南侧为内部走廊,西侧为控制室,北侧为楼外,机房上方为病房,下方为设备间和排风机房。导管室1楼下楼上毗邻关系见图3-4、图3-5。 根据现场勘察,导管室1场所位置、布局、毗邻关系与环评方案一致。 图3-1 应急总医院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3-2 应急总医院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3-3 医技楼一层平面布局图 图3-4 医技楼地下一层平面布局图 图3-5 医技楼二层平面布局图 3.2建设内容 应急总医院对现有的导管室1重新调整布局,控制室由东侧调到机房西侧,设备间由西侧调到东侧,并整体往西移动约2m,改建后的导管室1继续使用现有的1台血管造影机(DSA),射线装置情况见表3-1。 表3-1 本项目射线装置情况表 序号 工作场所 型号及名称 生产厂家 管电压(kV) 输出电流(mA) 类别 备注 1 导管室1 Artis zee floor型血管造影机 西门子 125 1000 Ⅱ类 现有 本项目环评批复的建设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对照见表3-2所示。 表3-2 环评批复的建设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对照一览表 序号 审批决定建设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 1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改造导管室1并继续使用Artis zee floor型DSA(Ⅱ类,125kV、1000mA)。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改造导管室1并继续使用Artis zee floor型DSA(Ⅱ类,125kV、1000mA)。 经现场核实,本项目使用的Ⅱ类射线装置的类别、参数、工作方式等与环评方案一致。 3.3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 3.3.1工作原理 血管造影机为采用X射线进行成像的技术设备,主要由X射线管、高压电源和数字平板探测器等组成,是利用人体不同的组织或者组织与造影剂密度的差别,对X射线吸收能力不同的特点,透射人体的X线使数字平板探测器显影,来间接观察内脏形态的变化、器官活动情况等,辅助临床诊断。目前主要有两种诊断方法:即透视和摄影。 数字血管造影(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集电视技术、数字平板探测器、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系统。DSA主要采用时间减影法,即将造影剂未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造影剂注入后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相减处理,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 DSA适用于心脏大血管的检查。对心内解剖结构异常、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和分支狭窄以及主动脉发育异常等显示清楚。对冠状动脉也是最好的显示方法。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清楚,用于诊断颈段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瘤、动脉闭塞和血管发育异常,以及颅内肿瘤供血动脉的观察等。 项目设备如下图所示。 图3-6 Artis zee floor型血管造影机设备图 3.3.2操作流程 诊疗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上腔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 (1)医生根据患者预约安排手术; (2)病人由专职人员通过受检者防护门接入检查室,由护理人员进行摆位,并做局部消毒处理; (3)医生根据手术性质在透视条件下进行手术,按照手术性质和医生手术水平不同,每台手术累计曝光时间多为十分钟; (4)手术完成后门诊病人通过受检者防护门自行离开,其余病人由专职人员负责送回病房。 3.3.3主要放射性污染物 (1)由X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因此,本项目使用的X射线装置在非诊断状态下不产生射线,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放射X射线。因此,在开机期间,X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射线装置在运行时无其它放射性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产生。 (2)主要放射性污染因子:X射线贯穿辐射。 3.4工程无变动情况说明 经现场核实,导管室1改造情况与环评方案一致,设备还是原有的型号,性能参数与环评一致,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作方式或者辐射防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 4环境保护设施 本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主要为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环评批复中提出的确保Ⅱ类射线装置(血管造影机)安全使用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如屏蔽设施、警示标识、工作状态指示灯、安全联锁、辐射监测仪器等。 应急总医院目前已在原计划场所位置完成设备安装及相应的辐射安全防护设施配套建设。 4.1屏蔽设施 本项目机房的屏蔽厚度情况见表4-1。应急总医院已在原计划场所位置完成设备安装及相应的辐射安全防护设施配套建设。各屏蔽措施及厚度与环评一致。 表4-1 机房最终屏蔽材料及厚度 场所名称 屏蔽墙体方向 屏蔽材料及厚度 导管室1 东墙 轻钢龙骨+39mm硫酸钡板 西墙 24cm红砖+26mm硫酸钡板 南墙 24cm红砖+26mm硫酸钡板 北墙 37cm红砖+13mm硫酸钡板 地板 12cm混凝土+3cm钡水泥 顶棚 12cm混凝土+2mm铅板 控制室门M1 5cm钢框架+3.0mm铅板 机房门M2 5cm钢框架+3.0mm铅板 观察窗 20mm厚铅玻璃(4mm铅当量) 4.2其它安全防护设施 本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主要为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环评批复中提出的确保射线装置安全使用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如屏蔽机房、警示标识、工作状态指示灯、辐射监测仪器等。具体如下: (1)导管室1采取实体屏蔽措施,保证机房墙外30cm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 (2)导管室1出入口内的所有区域为控制区,控制室和设备机房为监督区。 (3)建设单位已在导管室1机房防护门M2建为电动推拉门,设有感应式开门功能、并有延时自动关闭功能,防夹装置为红外感应,控制室门M1和污物通道门M3为平开门。在机房门M2和污物通道门M3外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各1个,指示灯标志牌上设警示语“射线有害,灯亮勿入”。工作状态指示灯与控制室门M1联动,指示灯电源与设备低压供电线路连接,当设备开启且工作人员操作间门关闭时,机房门外指示灯亮起。以上设置均符合要求。 (4)本项目配备的13名辐射工作人员均已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并接受了个人剂量监测,2020年年度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见附件5。 (5)导管室1设有观察窗和语音提示系统,控制室设有急停按钮。 (6)导管室1采取了下列屏蔽措施:手术床的床侧悬挂含0.5mm铅当量的床侧防护帘1个、0.5mm铅当量的床侧防护屏1个;床上悬挂可移动0.5mm铅当量的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各1个,用于阻挡散、漏射线对辐射工作人员的照射。 (7)医院配备符合防护要求的辅助防护用品,导管室1配置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导管室1配置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包括前0.5mm、后0.25mm铅当量的工作人员防护铅衣5件;0.5mm铅当量的大领铅围脖、围裙和铅帽子各5件;0.25mm铅当量防护手套2副;0.5mm铅当量的铅眼镜2副;已配置0.5mm铅当量的受检者防护用品,包括铅围裙、铅围脖、铅帽子各1件;机房内已配置2mm铅的移动铅防护屏风1个。 (8)导管室1为改善机房内空气质量,采用了空调系统送新风的方法对X线机房进行机器式管道通风换气,防止空气中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累积。 (9)配备火灾报警系统,配有灭火用品。 (10)本项目与导管室2共用1台辐射防护监测仪用于自行监测。 DSA配备的相关防护措施见图4-1。 图4-1 导管室1配备的相关防护措施 5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与建议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5.1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与建议 (1)根据现场监测和估算结果可知,DSA设备运行后,预计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受照剂量均低于相应剂量约束限值(5mSv/a、0.1mSv/a),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剂量限值”的要求。对于辐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异常情况,单位应该进行调查并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2)本项目DSA设备正常运行(使用)情况下,不产生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水和放射性固废。 (3)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医院设有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全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医院已制定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健康体检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设备检修维护制度等,针对本项目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可以满足要求。 (4)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照检查,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应急总医院导管室改造项目,相应的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基本可行,在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和本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前提下,其运行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故从辐射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的运行是可行的。 5.2主要审批决定 (1)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改造导管室1并继续使用Artis zee floor型DSA(Ⅱ类,125kV、1000mA)。项目总投资70万元,主要环境问题是辐射安全和防护。在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同意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总体结论。 (2)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环评报告表预测,该项目实施后你单公众和职业照射剂量约束值分别执行0.1mSv/a和5mSv/a。须采取铅屏蔽措施,确保射线装置机房墙体及门窗外辐射剂量率不大于 2.5μSv/h。 (3)你单位须对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按环评报告的要求在DSA机房的出入口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中文警示说明和工作信号指示,配置门灯联锁、门控制开关、通风系统等安全措施。采取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各种有效的防护和安全措施,确保辐射工作场所安全和防护措施有效,防止误操作、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 (4)你单位须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本项目相关13名辐射工作人员均须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进行个人剂量监测。严格落实DSA机房监测方案,定期开展场所辐射水平监测,规范编写、按时上报年度评估报告,落实安全责任制。 (5)项目实施须严格执行配套的放射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6)自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之日起五年内项目未能开工建设的,本批复自动失效。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及环保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应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7)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你单位须据此批复文件、满足相关条件重新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后,相关场所、设施与装置方可投入使用。项目竣工后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开展环保验收。 6验收执行标准 6.1基本剂量限值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剂量限值列于表6-1。 表6-1 个人剂量限值(GB18871-2002) 辐射工作人员 公众关键人群组成员 连续五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且任何一年有效剂量50mSv 年有效剂量1mSv;但连续五年平均值不超过1mSv时,某一单一年可为5mSv 眼晶体的当量剂量150mSv/a     四肢或皮肤的当量剂量500mSv/a 眼晶体的当量剂量15mSv/a     皮肤的当量剂量50mSv/a GB18871-2002还规定了年剂量约束值,按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设计的年剂量控制值应小于或等于该剂量约束值。剂量约束值是剂量限值的一个分数,公众剂量约束值通常应在0.1~0.3mSv/a范围内。 6.2剂量约束值 职业照射,本项目DSA辐射工作人员剂量约束值取5mSv/a;对公众,本项目取0.1mSv/a作为剂量约束值。 6.3剂量率控制水平 对于血管造影机,导管室1外30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 7验收监测内容 本项目已委托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场所的监测,并出具了监测报告(报告编号为:SZRD2021FH3642),详见附件3。本项目验收监测内容主要为导管室1外毗邻场所的和DSA操作位的X射线剂量水平。 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本次监测使用方法、仪器及人员均符合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监测方法严格遵循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制定的《电离辐射工作场所检测作业指导书》。 (2)监测使用设备均通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满足监测要求。 (3)监测人员已通过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技术培训。 (4)监测单位获得CMA资质认证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 9验收监测结果 9.1防护设施屏蔽效果 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次验收的导管室1进行了场所的辐射监测,并出具了监测报告(报告编号为:SZRD2021FH3642),详见附件3。表9-1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显示,导管室1各检测点X射线外照射剂量率均符合GBZ130-2020标准要求,场所屏蔽效果达到环评批复要求。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和近台操作时术者位周围剂量当量率见表9-1。 表9-1 导管室1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编号 检测位置描述 周围剂量当量率μSv/h 1 观察窗外表面30cm     (西墙上) 上 0.10 2 左 0.10 3 右 0.10 4 下 0.10 5 中 0.10 6 控制室门外表面30cm     (西墙上) 上 0.10 7 左 0.10 8 右 0.10 9 下 0.10 10 中 0.10 11 机房门外表面30cm     (南墙上) 上 0.11 12 左 0.10 13 右 0.12 14 下 0.46 15 中 0.10 16 设备间门外表面30cm     (东墙上) 上 0.11 17 左 0.11 18 右 0.11 19 下 0.70 20 中 0.10 21 机房东墙外表面30cm 0.10 22 机房南墙外表面30cm 0.11 23 机房西墙外表面30cm 0.11 24 机房北墙外表面30cm 0.11 25 机房顶棚上方(楼上)距楼上地面100cm 0.10 26 机房地面下方(楼下)距楼下地面170cm 0.11 27 管线洞口外表面30cm 0.11 28 工作人员操作位(隔室、控制台前) 0.10 29 工作人员术者位(同室) 第一术者胸部 65.4 30   第二术者胸部 134 注:(1)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条件:84.5kV、169.8mA、5.5ms、15p/s,FOV为48cm(最大),SID为90cm(最小),心脏程序,自动透视模式,向上照射,标准水模+1.5mm铜板作散射体。(2)机房内工作人员术者位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条件:72.7kV、93.0mA、3.9ms、15p/s,FOV为48cm(最大),SID为90cm(最小),心脏程序,自动透视模式,向上照射,标准水模作散射体。(3)本底范围:0.09~0.11μSv/h,检测结果为各检测位置所测最大值,未扣除本底值。 9.2其它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 对导管室1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了如实查验,辐射监测仪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现场显示机房外指示灯功能正常,其它设施功能完好。通过与导管室1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核查项目的比较(见表9-2所示),表明本项目安全防护设施能够避免人员受到意外照射。 表9-2 导管室1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核查结果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是否设置 备注 1* A场所设施 操作位局部屏蔽防护设施 √ 铅吊屏和铅围帘等 2*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 配铅衣、围裙、铅围脖和铅帽子各5件 3 患者防护 √ 配围裙、铅帽、铅围脖各1件 4* 观察窗屏蔽 √ 铅玻璃观察窗 5 机房防护门窗 √ 铅防护门 6 通风设施 √ 机房内配有空调通风设施 7* 入口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 机房门上粘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8 入口处机器工作状态显示 √ 门上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 9* B监测设备 辐射监测仪器仪表 √ 与导管室2共用1台辐射巡测仪 10* 个人剂量计 √ 所有工作人员配备TLD个人剂量计 11 腕部剂量计 × / 注:加*的项目是重点项,有“设计建造”的划√,没有的划×,不适用的划/。 9.3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工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 该项目每台手术通常由2名医师、1名技师、1名护士组成,DSA摄影曝光时,除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情况外工作人员均回到控制室进行操作,DSA透视曝光时,医师在手术间内近台操作,护士和技师通常不在手术间内。根据环评报告,每个医师在DSA设备上的年工作量最多不超过500台相关手术,年累积透视时间100h,摄影时间为16.7h。 1)机房内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 医生在透视工况下,DSA设备术者胸部位周围剂量当量率(见附件3)最大为134μSv/h(第二术者位),且医生全居留;在摄影工况下,医生所在位置的附加剂量率水平增加10倍(保守按照环评报告要求取值)。根据GBZ130-2020,工作人员采取铅衣(0.5mm铅当量)屏蔽措施,在透视和摄影时,衰减系数约为0.025(本项目保守按0.05估算)。本项目医护人员在除了心脏造影外,摄影工况(图像采集)时基本不在机房停留,考虑到心脏造影全居留的情况,本评价保守居留因子取1(环评报告系列采集和透视时居留因子取1)。职业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见表9-3。 附加年有效剂量计算公式:E=H×t×T 式中:E--年有效剂量,μSv; H—关注点附加剂量率,μSv/h; t--DSA年出束时间,h/a; T--居留因子。 表9-3 导管室1工作人员的年附加有效剂量 估算对象 剂量率(μSv/h) 工作时间(h/a) 居留因子 年附加有效剂量(μSv) 机房内 导管室1工作人员(第一术者) 系列采集 32.7 16.7 1 873.1 透视 3.27 100 1 导管室1工作人员(第二术者) 系列采集 67 16.7 1 1788.9 透视 6.7 100 1 备注:第二术中位剂量率:134μSv/h×0.05=6.7μSv/h; 第一术中位剂量率:65.4μSv/h×0.05=3.27μSv/h。 手术医生的年受照最大剂量约为1788.9μSv/a,低于本项目设定的5mSv的年剂量约束值。 2)控制室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 本项目DSA机房已配备1名技师,由表9-1检测结果可知,在透视模式下控制室操作位的检测点X射线外照射剂量率均为本底水平,控制室操作技师的附加剂量一定低于为控制室工作人员设定的5mSv/a的剂量约束值要求。 (2)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 由表9-1检测结果可知,在透视模式下机房外各检测点X射线外照射剂量率除了防护门下缝外最高值为0.12μSv/h。根据环评报告,DSA每年透视曝光时间约为200h,居留因子保守取1,则公众关注点年剂量约为2.4μSv(未扣除本底),公众区域人员可能接受的年有效剂量能满足环评批复的年剂量约束值0.1mSv/a的要求。 10验收监测结论 根据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辐射监测结果,以及对本项目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的如实查验,认为: (1)本项目已按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要求建成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可与主体工程同时使用; (2)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作方式或者辐射防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 (3)场所辐射防护设施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4)职业人员和公众所接受的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可以满足剂量约束值的要求; (5)已按照法规要求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增项,并重新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附件1 辐射安全许可证 附件2 环评批复文件 附件3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报告 附件4 本项目相关辐射工作人员信息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工作岗位 学历 专业 培训时间 培训证号 备注 1 端木勤浩 男 医师 本科 神经内科 2019/11/12 C1913006 医院有证的共有28名介入工作人员,实行医师长期轮转、技师和护士固定的方式开展介入诊疗。能够满足导管室2台DSA的使用要求。 2 金达 男 博士 心内科 2018/11/14 C1818016 3 邓云鹏 男 硕士 心内科 2019/9/22 C1912059 4 申情 女 本科 介入科 2019/10/31 C1913004 5 秦怀海 男 本科 神经外科 2021/7/1 FS21BJ0101577 6 沈寻 男 硕士 神经外科 2021/7/1 FS21BJ0101574 7 范煜东 男 博士 心内科 2021/7/23 FS21BJ0101853 8 杜云峰 男 本科 普外科 2021/9/13 FS21BJ0102281 9 马洪明 男 本科 肿瘤内科 2021/8/23 FS21BJ0102110 10 刘鹏 男 硕士 心内科 2021/6/18 FS21BJ0101435 11 张勃 男 技师 本科 放射影像 2021/7/1 FS21BJ0101580 12 孙玲 女 护士 本科 护理学 2018/11/14 C1815014 13 李倩 女 本科 护理学 2018/11/14 C1816115 附件5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第二部分 辐射类建设项目验收意见表   项目名称:导管室改造 建设单位:应急总医院 法定代表人:张柳 联 系 人:孙颖颖   联 系 电 话:010-87935651       表一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验收申请) 导管室改造 建设项目名称(环评批复) 导管室改造 建 设 地 点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医技楼一层导管室1 行业主管部门或隶属集团 朝阳区卫健委 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 改扩建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机关及批准文号、时间 2021年9月17日取得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文件(京环审[2021]92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 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单位 无 环境监理单位 无 环保验收调查或监测单位 监测单位: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实际总投资(万元) 70 环保投资(万元) 30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2021年9月 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试运行)日期 2021年12月  表二 工程变动情况 序号 环评及其批复情况 变动情况说明 1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改造导管室1并继续使用Artis zee floor型DSA(Ⅱ类,125kV、1000mA)。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改造导管室1并继续使用Artis zee floor型DSA(Ⅱ类,125kV、1000mA),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作方式或者辐射防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   表三 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序号 环评及其批复情况 落实情况 1 导管室1须采取实体屏蔽措施。 导管室1采取实体屏蔽,保证机房外剂量率低于控制水平。 2 须对导管室1实行分区管理,在出入口等主要位置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中文警示说明和工作信号指示,并配置门灯联锁、门控制开关、通风系统等。 导管室1机房防护门为电动推拉门,设有感应式开门功能、并有延时自动关闭功能,防夹装置为红外感应,控制室门和污物通道门为平开门。在机房门M2和污物通道门M3外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各1个,指示灯标志牌上设有警示语“射线有害,灯亮勿入”。工作状态指示灯与控制室门联动,指示灯电源与设备低压供电线路连接,当设备开启且工作人员操作间门关闭时,机房门外指示灯亮起。已设置空调系统送新风的方法对X线机房进行机器式管道通风换气等。 3 手术床采用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配有铅衣帽和铅围脖等各种个人防护用品。 导管室1的床侧悬挂含0.5mm铅当量的床侧防护帘1个、0.5mm铅当量的床侧防护屏1个;床上悬挂可移动0.5mm铅当量的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各1个;已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包括前0.5mm、后0.25mm铅当量的工作人员防护铅衣5件;0.5mm铅当量的大领铅围脖、围裙和铅帽子各5件;0.5mm铅当量的铅眼镜2副;配置0.5mm铅当量的受检者防护用品,包括铅围裙、铅围脖、铅帽子各1件;已配置2mm铅的移动铅防护屏风1个。 4 须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已配备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本项目与导管室2共用1台AT1123型辐射防护监测仪用于自行监测。 5 须加强辐射安全管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进行个人剂量与场所辐射水平监测,按时编写、上报年度评估报告,落实安全责任制。 已建立DSA等设备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均已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并开展了个人剂量监测。本项目已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增项,已上报2020年年度评估报告。  表四 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序号 环评及其批复情况 调试效果 1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和环评报告表的预测,该项目公众和职业人员剂量约束分别执行0.1mSv/a和5mSv/a。 公众和职业人员年剂量分别低于0.1mSv/a和5mSv/a。 2 须对放射性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和中文警示标识,并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和安全措施做到防止误操作、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 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已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工作状态警示灯和中文警示说明;各项辐射安全联锁、监测仪器功能正常。   表五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机房外以及术者位剂量监测结果,安装该项目预计手术量及工作时间,估算出医生在该台DSA设备上操作时可能接受的年有效剂量低于2.0mSv;公众年剂量约为2.4μSv(未扣除本底),均将低于本项目环评批复中规定的剂量约束值5mSv/a(职业人员)和0.1mSv/a(公众),满足要求。  表六 验收结论 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辐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京环办[2018]24号)的要求,委托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辐射场所进行监测,以及对本项目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的如实查验,认为:     (1)应急总医院《导管室改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格式与内容基本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的要求,可按照验收流程公示;     (2)本项目严格执行了环保”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设施已按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要求完成建成。根据现场勘察,本次验收的建设内容均与环评一致,未发生重大变动;     (3)导管室1场所辐射屏蔽效果满足标准和环评批复要求;职业人员和公众所接受的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满足剂量约束要求;     (4)配备的辐射工作人员均通过了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并在有效期内。配置了辐射监测仪器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满足环评批复要求;     (5)医院制定了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及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重新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综上所述,应急总医院”导管室改造项目”( 京环审[2021]92号)满足验收条件,验收组一致同意本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验收合格:是?  否□                组长:(签字)        表七 验收组名单   姓  名 单      位 职务/职称 签  名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第三部分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1环保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简况 本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万元。环境保护设施主要为确保射线装置安全使用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本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2021年11月完成了项目的建设,并于2021年12月完成了重新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增手续。2021年12月,根据《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做好辐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京环办[2018]24号)的要求,应急总医院成立了验收组,对DSA及其机房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了如实查验并通过了验收。 2其他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实施情况 (1)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均通过了辐射安全防护考核; (2)该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机房内区域为控制区,控制室为监督区; (3)医院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机构,并有专人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4)医院制订了相应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5)每年委托有辐射水平监测资质单位对辐射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1次。
2021.12
29
应急总医院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验收报告V1(公示)
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应急总医院 编制单位: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9月 说 明 1. 本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参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的规定进行编制。 2. 本报告包含三部分内容: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意见表、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 建设项目主体单位对验收内容、结论和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签字) 编制单位法人代表: (签字) 项 目 负 责 人:李石银 填 表 人:刘英英、李石银 建设单位:应急总医院     (盖章) 编制单位: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           (盖章) 电话:010-87935216 电话:13811984425 传真: / 传真: / 邮编:100028 邮编:1001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60号玲珑天地A座331室 第一部分 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目 录 1概述 1.1单位概况 1.2项目概况 2验收依据 2.1法规文件 2.2技术标准 2.3本项目环评报告表及批复 3 项目建设情况 3.1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3.2建设内容 3.3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 3.4工程无变动情况说明 4环境保护设施 4.1屏蔽设施 4.2其它安全防护设施 5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与建议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5.1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与建议 5.2主要审批决定 6验收执行标准 6.1基本剂量限值 6.2剂量约束值 6.3剂量率控制水平 7验收监测内容 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9验收监测结果 9.1防护设施屏蔽效果 9.2其它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 9.3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0验收监测结论 附件1 辐射安全许可证 附件2 环评批复文件 附件3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报告 附件4 本项目相关辐射工作人员信息表 附件5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1概述 1.1单位概况 应急总医院,前身为煤炭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是北京市涉外医疗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非隶属附属医院及国际救援中心(SOS)定点合作医院。随着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先后由煤炭工业部、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应急管理部领导。作为矿山应急救援体系的载体之一,承担组织、建设全国矿山医疗救护体系的职能,指导、协调、实施矿难伤员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工作。 医院编制床位515张,现有职工972人。其中高级职称198人,博士82人,硕士170人。设有38个医疗、医技科室,开展了80余个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呼吸内科、肿瘤内科专业具有较强优势,气管镜介入治疗走在专科医疗技术的前沿。心内科、骨科、普外科、职业病科、中医科、影像科等学科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核磁共振仪2台、CT机3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台及其他高端医疗设备340余台套。 应急总医院已取得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京环辐证[E0165],许可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详见附件1。 1.2项目概况 应急总医院在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还需紧紧围绕应急管理部的职责和使命,服务应急管理事业,全面提升应急救援医疗能力。医院目前仅1台DSA,难以满足全院每年一千余台介入手术需要,更不能保证急诊介入手术的随时进行,因此医院本项目新增了1台DSA。 应急总医院对上述新增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委托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20年8月20日取得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文件(京环审[2020]117号),详见附件2。目前,本项目已竣工,并已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增项,现按照《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做好辐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京环办[2018]24号)的要求进行环保竣工验收。验收范围和内容为DSA及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 2验收依据 2.1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 (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9年3月2日。 (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21年1月4日。 (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2011年4月18日。 (8)《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第66号,2017年12月5日。 (9)《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2017年11月20日。 (10)《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2018年5月15日。 (11)《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做好辐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京环办[2018]24号,2018年1月25日。 2.2技术标准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2)《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 (3)《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 (4)《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 2.3本项目环评报告表及批复 (1)应急总医院《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辐审A20200130)。 (2)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京环审[2020]117号)。 3 项目建设情况 3.1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应急总医院位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医院东侧和北侧为西坝河南里小区,南侧为柳芳北街,西侧为西坝河南路。医院地理位置见图3-1。 导管室2位于医院医技楼一层西南部,医院的平面布局见图3-2,医技楼一层平面布局见图3-3。导管室2机房东侧为控制室,南侧为室外道路,西侧为设备间,北侧为医用走廊,机房上方为护休室和病房,下方为冷冻机房和重建室。导管室2楼下楼上毗邻关系见图3-4、图3-5。 根据现场勘察,除了导管室2西墙增加一个污物防护门外(防护门铅当量不低于西墙),导管室2场所位置、布局、毗邻关系与环评方案一致。 图3-1 应急总医院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3-2 应急总医院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3-3 医技楼一层平面布局图 图3-4 医技楼地下一层平面布局图 图3-5 医技楼二层平面布局图 3.2建设内容 应急总医院将医技楼一层影像科2007年装机的1台Light speed-VCT型螺旋CT报废,将该CT室改建为导管室2,新增1台DSA设备(Ⅱ类,125kV、1000mA)。射线装置情况见表3-1。 表3-1 本项目射线装置情况表 序号 工作场所 型号及名称 生产厂家 管电压(kV) 输出电流(mA) 类别 备注 1 导管室2 UNIQFD20型血管造影机 飞利浦 125 1000 Ⅱ类 新增 本项目环评批复的建设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对照见表3-2所示。 表3-2 环评批复的建设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对照一览表 序号 审批决定建设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 1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将医技楼一层影像科1台Light speed-VCT型CT设备报废,CT机房改建为导管室2,使用1台UNIQFD20型数字式血管造影装置(125kV、1000mA)。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医技楼一层影像科1台Light speed-VCT型CT设备报废,CT机房改建为导管室2,使用1台UNIQFD20型数字式血管造影装置(125kV、1000mA)。 经现场核实,本项目使用的Ⅱ类射线装置的类别、参数、工作方式等与环评方案一致。 3.3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 3.3.1工作原理 血管造影机为采用X射线进行成像的技术设备,主要由X射线管、高压电源和数字平板探测器等组成,是利用人体不同的组织或者组织与造影剂密度的差别,对X射线吸收能力不同的特点,透射人体的X线使数字平板探测器显影,来间接观察内脏形态的变化、器官活动情况等,辅助临床诊断。目前主要有两种诊断方法:即透视和摄影。 数字血管造影(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集电视技术、数字平板探测器、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系统。DSA主要采用时间减影法,即将造影剂未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造影剂注入后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相减处理,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 DSA适用于心脏大血管的检查。对心内解剖结构异常、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和分支狭窄以及主动脉发育异常等显示清楚。对冠状动脉也是最好的显示方法。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清楚,用于诊断颈段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瘤、动脉闭塞和血管发育异常,以及颅内肿瘤供血动脉的观察等。 项目设备如下图所示。 图3-6 UNIQFD20血管造影机设备图 3.3.2操作流程 诊疗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上腔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 (1)医生根据患者预约安排手术; (2)病人由专职人员通过受检者防护门接入检查室,由护理人员进行摆位,并做局部消毒处理; (3)医生根据手术性质在透视条件下进行手术,按照手术性质和医生手术水平不同,每台手术累计曝光时间多为十分钟; (4)手术完成后门诊病人通过受检者防护门自行离开,其余病人由专职人员负责送回病房。 3.3.3主要放射性污染物 (1)由X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因此,本项目使用的X射线装置在非诊断状态下不产生射线,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放射X射线。因此,在开机期间,X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射线装置在运行时无其它放射性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产生。 (2)主要放射性污染因子:X射线贯穿辐射。 3.4工程无变动情况说明 经现场核实,本项目除了导管室2西墙增加一个污物防护门外(防护门铅当量不低于西墙),导管室2建设情况与环评方案一致,新增设备的型号、性能参数与环评一致,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作方式或者辐射防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 4环境保护设施 本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主要为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环评批复中提出的确保Ⅱ类射线装置(血管造影机)安全使用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如屏蔽设施、警示标识、工作状态指示灯、安全联锁、辐射监测仪器等。 应急总医院目前已在原计划场所位置完成设备安装及相应的辐射安全防护设施配套建设。 4.1屏蔽设施 本项目机房的屏蔽厚度情况见表4-1。应急总医院已在原计划场所位置完成设备安装及相应的辐射安全防护设施配套建设。各屏蔽措施及厚度与环评一致。 表4-1 机房最终屏蔽材料及厚度 场所名称 屏蔽墙体方向 屏蔽材料及厚度 导管室2 东、西墙 轻钢龙骨+39mm复合防护板 南、北墙 24cm红砖+26mm复合防护板 地板 12cm混凝土+4cm钡水泥 顶棚 12cm混凝土+2mm铅板 控制室门M1 5cm钢框架+3mm铅板 防护门M2 5cm钢框架+3mm铅板 污物门M3 5cm钢框架+3mm铅板 观察窗 15mm厚铅玻璃(3mm铅当量) 4.2其它安全防护设施 本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主要为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环评批复中提出的确保射线装置安全使用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如屏蔽机房、警示标识、工作状态指示灯、辐射监测仪器等。具体如下: (1)导管室2采取实体屏蔽措施,保证机房墙外30cm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 (2)导管室2出入口内的所有区域为控制区,控制室为监督区。 (3)建设单位已在导管室2机房防护门M2为电动推拉门,有感应式开门功能、并有延时自动关闭功能,防夹装置为红外感应,控制室门M1和污物门M3为平开门;在机房门M2和污物门M3外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各1个,指示灯标志牌上设警示语“射线有害,灯亮勿入”;工作状态指示灯与控制室门联动,指示灯电源与设备低压供电线路连接,当设备开启且工作人员操作间门关闭时,机房门外指示灯亮起。以上设置均符合要求。 (4)本项目配备的16名辐射工作人员均已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并接受了个人剂量监测,2020年年度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见附件5。 (5)导管室2设有观察窗和语音提示系统,控制室设有急停按钮。 (6)导管室2采取了下列屏蔽措施:手术床的床侧悬挂含0.5mm铅当量的床侧防护帘1个、0.5mm铅当量的床侧防护屏1个;床上悬挂可移动0.5mm铅当量的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各1个,用于阻挡散、漏射线对辐射工作人员的照射。 (7)医院配备符合防护要求的辅助防护用品,导管室2配置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包括前0.5mm、后0.25mm铅当量的工作人员防护铅衣5件;0.5mm铅当量的大领铅围脖、围裙和铅帽子各5件;0.5mm铅当量的铅眼镜5副;配置0.5mm铅当量的受检者防护用品,包括铅围裙、铅围脖、铅帽子各1件;机房内配置2mm铅的移动铅防护屏风1个。 (8)导管室2为改善机房内空气质量,采用了空调系统送新风的方法对X线机房进行机器式管道通风换气,防止空气中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累积。 (9)配备火灾报警系统,配有灭火用品。 (10)本项目与导管室1、影像科、粒子植入手术室共用1台辐射防护监测仪用于自行监测。 DSA配备的相关防护措施见图4-1。 图4-1 导管室2配备的相关防护措施 5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与建议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5.1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与建议 (1)根据现场监测和估算结果可知,DSA设备运行后,预计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受照剂量均低于相应剂量约束限值(5mSv/a、0.1mSv/a),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剂量限值”的要求。对于辐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异常情况,单位应该进行调查并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2)本项目DSA设备正常运行(使用)情况下,不产生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水和放射性固废。 (3)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医院设有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全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医院已制定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健康体检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设备检修维护制度等,针对新增DSA设备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可以满足要求。 (4)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照检查,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应急总医院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相应的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基本可行,在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和本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前提下,其运行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故从辐射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的运行是可行的。 5.2主要审批决定 (1)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将你院医技楼一层影像科1台Light speed-VCT型CT设备报废,CT机房改建为导管室2,使用1台UNIQFD20型数字式血管造影装置(125kV、1000mA)。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主要环境问题是辐射安全和防护。在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同意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总体结论。 (2)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环评报告表预测,该项目实施后你单公众和职业照射剂量约束值分别执行0.1mSv/a和5mSv/a。落实顶棚铅屏蔽、墙体复合防护板等防护措施,确保射线装置机房墙体及门窗外辐射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 (3)你单位须对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在导管室2出入口均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中文警示说明和工作信号指示,并配置门灯联锁、门控制开关、通风系统等安全措施。采取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各种有效的防护和安全措施,确保辐射工作场所安全和防护措施有效,防止误操作、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 (4)你单位须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含本项目16人)均须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进行个人剂量监测。严格落实监测方案,配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开展场所辐射水平监测,规范编写、按时上报年度评估报告,落实安全责任制。 (5)项目实施须严格执行配套的放射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6)自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之日起五年内项目未能开工建设的,本批复自动失效。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及环保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应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7)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你单位须据此批复文件、满足相关条件重新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后,相关场所、设施与装置方可投入使用。项目竣工后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开展环保验收。 6验收执行标准 6.1基本剂量限值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剂量限值列于表6-1。 表6-1 个人剂量限值(GB18871-2002) 辐射工作人员 公众关键人群组成员 连续五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且任何一年有效剂量50mSv 年有效剂量1mSv;但连续五年平均值不超过1mSv时,某一单一年可为5mSv 眼晶体的当量剂量150mSv/a   四肢或皮肤的当量剂量500mSv/a 眼晶体的当量剂量15mSv/a   皮肤的当量剂量50mSv/a GB18871-2002还规定了年剂量约束值,按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设计的年剂量控制值应小于或等于该剂量约束值。剂量约束值是剂量限值的一个分数,公众剂量约束值通常应在0.1~0.3mSv/a范围内。 6.2剂量约束值 职业照射,本项目DSA辐射工作人员剂量约束值取5mSv/a;对公众,本项目取0.1mSv/a作为剂量约束值。 6.3剂量率控制水平 对于血管造影机,导管室2外30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 7验收监测内容 本项目已委托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场所的监测,并出具了监测报告(报告编号为:SZRD2021FH2256),详见附件3。本项目验收监测内容主要为导管室2外毗邻场所的和DSA操作位的X射线剂量水平。 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本次监测使用方法、仪器及人员均符合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监测方法严格遵循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制定的《电离辐射工作场所检测作业指导书》。 (2)监测使用设备均通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满足监测要求。 (3)监测人员已通过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技术培训。 (4)监测单位获得CMA资质认证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 9验收监测结果 9.1防护设施屏蔽效果 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次验收的导管室2进行了场所的辐射监测,并出具了监测报告(报告编号为:SZRD2021FH2256),详见附件3。表9-1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显示,导管室2各检测点X射线外照射剂量率均符合GBZ130-2020标准要求,场所屏蔽效果达到环评批复要求。近台操作时术者位周围剂量当量率见表9-2。 表9-1 导管室2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编号 检测位置描述 周围剂量当量率μSv/h 1 观察窗外表面30cm(东墙上)(上) 0.11 2 观察窗外表面30cm(东墙上)(左) 0.11 3 观察窗外表面30cm(东墙上)(右) 0.11 4 观察窗外表面30cm(东墙上)(下) 0.11 5 观察窗外表面30cm(东墙上)(中) 0.11 6 控制室门外表面30cm(东墙上)(上) 0.11 7 控制室门外表面30cm(东墙上)(左) 0.11 8 控制室门外表面30cm(东墙上)(右) 0.11 9 控制室门外表面30cm(东墙上)(下) 0.11 10 控制室门外表面30cm(东墙上)(中) 0.11 11 机房门外表面30cm(北墙上)(上) 0.11 12 机房门外表面30cm(北墙上)(左) 0.12 13 机房门外表面30cm(北墙上)(右) 0.11 14 机房门外表面30cm(北墙上)(下) 0.11 15 机房门外表面30cm(北墙上)(中) 0.11 16 设备间门外表面30cm(西墙上)(上) 0.11 17 设备间门外表面30cm(西墙上)(左) 0.11 18 设备间门外表面30cm(西墙上)(右) 0.11 19 设备间门外表面30cm(西墙上)(下) 0.16 20 设备间门外表面30cm(西墙上)(中) 0.11 21 机房东墙外表面30cm 0.12 22 机房南墙外表面30cm 0.11 23 机房西墙外表面30cm 0.11 24 机房北墙外表面30cm 0.11 25 机房顶棚上方(楼上)距楼上地面100cm 0.11 26 机房地面下方(楼下)距楼下地面170cm 0.11 27 管线洞口外表面30cm 0.12 28 工作人员操作位(隔室、控制台前) 0.11 注:(1)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条件:79kV、9.3mA、10s、15fps,FOV为48cm(最大),SID为90cm(最小),心脏程序,自动透视模式,向上照射,标准水模+1.5mm铜板作散射体。     (2)机房内工作人员术者位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条件:63kV、6.2mA、10s、15fps,FOV为48cm(最大),SID为90cm(最小),心脏程序,自动透视模式,向上照射,标准水模作散射体。     (3)本底范围:0.11~0.12μSv/h,检测结果为各检测位置所测最大值,未扣除本底值。 表9-2 导管室2近台操作时术者位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编号 检测位置描述 周围剂量当量率μSv/h 1 工作人员术者位(同室)第一术者胸部 54 2 工作人员术者位(同室)第二术者胸部 162 注:(1)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条件:79kV、9.3mA、10s、15fps,FOV为48cm(最大),SID为90cm(最小),心脏程序,自动透视模式,向上照射,标准水模+1.5mm铜板作散射体。     (2)机房内工作人员术者位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条件:63kV、6.2mA、10s、15fps,FOV为48cm(最大),SID为90cm(最小),心脏程序,自动透视模式,向上照射,标准水模作散射体。     (3)本底范围:0.11~0.12μSv/h,检测结果为各检测位置所测最大值,未扣除本底值。 9.2其它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 对导管室2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了如实查验,辐射监测仪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现场显示机房外指示灯功能正常,其它设施功能完好。通过与导管室2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核查项目的比较(见表9-3所示),表明本项目安全防护设施能够避免人员受到意外照射。 表9-3 导管室2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核查结果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是否设置 备注 1* A场所设施 操作位局部屏蔽防护设施 √ 铅吊屏和铅围帘等 2*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 配铅衣、围裙、铅围脖和铅帽子各5件 3 患者防护 √ 配围裙、铅帽、铅围脖各1件 4* 观察窗屏蔽 √ 铅玻璃观察窗 5 机房防护门窗 √ 铅防护门 6 通风设施 √ 机房内配有空调通风设施 7* 入口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 机房门上粘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8 入口处机器工作状态显示 √ 门上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 9* B监测设备 辐射监测仪器仪表 √ 与导管室1共用1台辐射巡测仪 10* 个人剂量计 √ 所有工作人员配备TLD个人剂量计 11 腕部剂量计 × / 注:加*的项目是重点项,有“设计建造”的划√,没有的划×,不适用的划/。 9.3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工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 该项目每台手术通常由2名医师、1名技师、1名护士组成,DSA摄影曝光时,除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情况外工作人员均回到控制室进行操作,DSA透视曝光时,医师在手术间内近台操作,护士和技师通常不在手术间内。根据医院提供资料,每个医师在DSA设备上的年工作量最多不超过500台相关手术,年累积透视时间100h,摄影时间为16.7h。 1)机房内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 医生在透视工况下,DSA设备术者胸部位周围剂量当量率(见附件3)最大为162μSv/h(第二术者位),且医生全居留;在摄影工况下,医生所在位置的附加剂量率水平增加10倍(保守按照环评报告要求取值)。根据GBZ130-2020,工作人员采取铅衣(0.5mm铅当量)屏蔽措施,在透视和摄影时,衰减系数约为0.025(本项目保守按0.05估算)。本项目医护人员在除了心脏造影外,摄影工况(图像采集)时基本不在机房停留,考虑到心脏造影全居留的情况,本评价保守居留因子取1(环评报告系列采集和透视时居留因子取1)。职业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见表9-4。 附加年有效剂量计算公式:E=H×t×T 式中:E--年有效剂量,μSv; H—关注点附加剂量率,μSv/h; t--DSA年出束时间,h/a; T--居留因子。 表9-4 导管室1工作人员的年附加有效剂量 估算对象 剂量率     (μSv/h) 工作时间     (h/a) 居留因子 年附加有效剂量(μSv) 机房内 导管室1工作人员(第一术者) 系列采集 27 16.7 1 720.9 透视 2.7 100 1 导管室1工作人员(第二术者) 系列采集 81 16.7 1 2162.7 透视 8.1 100 1 手术医生的年受照最大剂量约为2162.7μSv/a,低于本项目设定的5mSv的年剂量约束值。 2)控制室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 本项目DSA机房已配备2名技师,由表9-1检测结果可知,在透视模式下控制室操作位的检测点X射线外照射剂量率均为本底水平,控制室操作技师的附加剂量一定低于为控制室工作人员设定的5mSv/a的剂量约束值要求。(2)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 由表9-1检测结果可知,在透视模式下机房外各检测点X射线外照射剂量率最高值为0.12μSv/h。根据环评报告,DSA每年透视曝光时间约为200h,居留因子保守取1,则公众关注点年剂量约为2.4μSv(未扣除本底),公众区域人员可能接受的年有效剂量能满足环评批复的年剂量约束值0.1mSv/a的要求。 10验收监测结论 根据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辐射监测结果,以及对本项目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的如实查验,认为: (1)本项目已按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要求建成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可与主体工程同时使用; (2)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作方式或者辐射防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 (3)场所辐射防护设施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4)职业人员和公众所接受的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可以满足剂量约束值的要求; (5)已按照法规要求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增项,并重新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附件1 辐射安全许可证 附件2 环评批复文件 附件3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报告 附件4 本项目相关辐射工作人员信息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工作岗位 学历 专业 培训时间 培训证号 备注 1 祖德贵 男 医师 硕士 介入科 2021.6月至8月 FS21BJ0101511   2 吴迪 男 博士 心内科 FS21BJ0101854   3 秦怀海 男 本科 神经外科 FS21BJ0101577   4 范煜东 男 硕士 心内科 FS21BJ0101853   5 魏世东 男 硕士 普外科 FS21BJ0102083   6 马洪明 男 本科 肿瘤内科 FS21BJ0102110   7 张子龙 男 博士 心内科 FS21BJ0101427   8 贾志伟 男 本科 消化科 FS21BJ0101535   9 沈寻 男 硕士 神经外科 FS21BJ0101574   10 张学威 男 硕士 介入放射 FS21BJ0101288   11 王东盛 男 博士 消化科 FS21BJ0101565   12 刘鹏 男 博士 心内科 FS21BJ0101435   13 张权琳 男 技师 中专 放射诊断 FS21BJ0102298   14 张勃 男 本科 放射影像 FS21BJ0101580   15 李倩 女 护士 本科 护理学 FS21BJ0101510   16 唐俊如 女 大专 护理学 FS21BJ0101575   附件5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第二部分 辐射类建设项目验收意见表   项目名称: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建设单位:应急总医院 法定代表人:张柳 联 系 人:白海燕 联 系 电 话:010-87935216   表一 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验收申请) 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建设项目名称(环评批复) 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建 设 地 点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医技楼一层导管室2 行业主管部门或隶属集团 朝阳区卫健委 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 新建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机关及批准文号、时间 2020年8月20日取得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文件(京环审[2020]117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 北京辐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单位 无 环境监理单位 无 环保验收调查或监测单位 监测单位: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实际总投资(万元) 1200 环保投资(万元) 100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2020年10月 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试运行)日期 2021年9月 表二 工程变动情况 序号 环评及其批复情况 变动情况说明 1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将医技楼一层影像科1台Light speed-VCT型CT设备报废,CT机房改建为导管室2,使用1台UNIQFD20型数字式血管造影装置(125kV、1000mA)。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9号,内容为医技楼一层影像科CT机房改建为导管室2,使用1台UNIQFD20型数字式血管造影装置(125kV、1000mA)。除了导管室2西墙增加一个污物防护门(防护门铅当量不低于西墙)外,     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作方式或者辐射防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 表三 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序号 环评及其批复情况 落实情况 1 导管室2须采取实体屏蔽措施。 导管室2采取实体屏蔽,保证机房外剂量率低于控制水平。 2 须对导管室2实行分区管理,在出入口等主要位置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中文警示说明和工作信号指示,并配置门灯联锁、门控制开关、通风系统等。 导管室2入口机房门和污物门上贴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防护门上方设有工作状态指示灯,并配有警示语句为“射线有害,灯亮勿入”。已设置门灯联锁、门控开关、排风系统等。 3 手术床采用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配有铅衣帽和铅围脖等各种个人防护用品。 手术床采用了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等;已配备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 4 须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已配备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本项目与导管室1、影像科、粒子植入手术室共用1台辐射防护监测仪用于自行监测。 5 须加强辐射安全管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进行个人剂量与场所辐射水平监测,按时编写、上报年度评估报告,落实安全责任制。 已建立DSA等设备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均已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并开展了个人剂量监测。本项目已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增项,已上报2020年年度评估报告。 表四 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序号 环评及其批复情况 调试效果 1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和环评报告表的预测,该项目公众和职业人员剂量约束分别执行0.1mSv/a和5mSv/a。 公众和职业人员年剂量分别低于0.1mSv/a和5mSv/a。 2 须对放射性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和中文警示标识,并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和安全措施做到防止误操作、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 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已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工作状态警示灯和中文警示说明;各项辐射安全联锁、监测仪器功能正常。 表五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机房外以及术者位剂量监测结果,安装该项目预计手术量及工作时间,估算出医生在该台DSA设备上操作时可能接受的年有效剂量将低于2.0mSv;公众年剂量约为2.4μSv(未扣除本底),均将低于本项目环评批复中规定的剂量约束值5mSv/a(职业人员)和0.1mSv/a(公众),满足要求。 第三部分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1环保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简况 本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万元。环境保护设施主要为确保射线装置安全使用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本项目于2020年10月开工,2021年7月完成了项目的建设,并于2021年8月完成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增项手续。2021年9月,根据《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号)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做好辐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通知》(京环办[2018]24号)的要求,应急总医院成立了验收组,对DSA及其机房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了如实查验并通过了验收。 2其他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实施情况 (1)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均通过了辐射安全防护考核; (2)该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机房内区域为控制区,控制室为监督区; (3)医院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机构,并有专人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4)医院制订了相应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5)每年委托有辐射水平监测资质单位对辐射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1次。
2021.09
15
1 2 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