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携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共同探索《数字世界中的人道》
在2025年9月举办的第四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中,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展示《数字世界中的人道》项目,吸引了众多参会领导嘉宾参与互动。 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边晓部长观看演示 2024年,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首次联合成功举办了《中国人道传统与国际人道理念—应急救援伦理学探讨》活动。在2025年,主办方将研究领域向数字世界深入,联合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围绕数字技术为人类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举办《数字世界中的人道》项目,提出了“提高对冲突环境中风险的认识”、“支持数字责任理念”、“采用基于原则的数字化转型”三大倡议。 介绍项目情况 在活动中,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展示了总医院近期在人工智能+医学救援的新成果:“AI赋能助力应急医学救援,多维度打造救援新生态”展示了应急医学救援中的智救、智诊、智调、智运、智学;“AI辅助诊治”展示了总医院刚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基于GPT大语言模型的APP为救援一线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应急医疗资源智能云调度的能力。 此次活动是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在人道领域的新探索,为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医学人道伦理话语体系贡献力量。接下来项目还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亮相,并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展出。 来源:应急总医院 供稿: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祖洁琛 审核:刘智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9
24
深化国际人道合作:中国红十字应急总医院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交流座谈
6月19日下午,应急总医院副院长刘晓川在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研发教培基地,接待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代表Boris Kelecevic、区域法医事务负责人CheryI Katzmarzyk、医疗合作与政策部门主任Hussain Al-Dahwi等一行五人。双方针对遇难者遗体处理、国际人道法等领域的合作事宜展开了深入交流,应急总医院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刘智等参加座谈。 交流座谈 2022年9月,应急总医院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冠名为“中国红十字应急总医院”、并授予应急总医院“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队旗。自命名以来,应急总医院多维度践行红十字精神,深化国际人道合作。在应急救援领域成果丰硕,积极参与“应急使命·2024”、第一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等任务;传播红十字精神,与红十字组织合作培训中外学员超4000人;协办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推动赛事范围扩大并承办新赛项;开展国际合作,“应急红玫瑰”“应急少年”等活动获多方支持且成果纳入“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此次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一行来访,再次体现了双方践行红十字精神、共同促进人道事业发展的决心与行动。 双方回顾了此前工作,CheryI女士对应急总医院自2019年以来在遇难者遗体处理的知识传播领域开展的多项培训工作感到非常暖心和欣喜,她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以便融入ICRC未来相关工作。 合影留念 交流中,刘晓川副院长和Boris副代表均对未来合作充满信心。双方表示,要继续深化在知识传播与培训、生命安全能力提升、项目开发、展览展示方面的合作,期待今后能在进一步了解一线救援人员需求的前提下,开展专业化、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来源: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李玮 审核:刘智、祖洁琛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6
24
应急总医院红十字培训基地完成首次对外培训:为歌华有线安全生产筑牢“救护防线”
应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邀请,6月16日,应急总医院为2025年度北京歌华有线安全生产培训班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北京歌华有线120余名相关人员齐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与培训。 此次培训班围绕一线施工安全与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展开,从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应急技能、完善安全制度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培训,旨在为歌华有线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应急总医院(中国红十字应急总医院)作为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高度重视此次培训,专门安排基地老师为全体学员开展现场急救知识科普与实操演练教学。课程重点聚焦高质量心肺复苏技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通过深入浅出的原理讲解、规范精准的操作演示以及紧张有序的模拟实操演练,让每一位学员在紧急情况下都能迅速反应、科学施救。 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老师为学员们讲授胸外按压要领 培训现场,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老师为学员们讲授胸外按压要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学员们分组进行双人配合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演练,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学员们展现出了很强的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系统掌握了心肺复苏技术的核心要点和AED的使用方法,应急救护能力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学员分组演练双人配合心肺复苏和AED使用 本次培训班成效显著,有效强化了项目各参与方,尤其是施工一线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为歌华有线网络建设项目的安全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应急总医院挂牌成立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以来首次对外开展培训,此次培训不仅扩大了医院的对外影响力,还加深了与兄弟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更为基地后续培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来源: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李玮 审核:刘智、祖洁琛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6
19
中国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到应急总医院调研,共商深化合作
3月5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部长边晓、副部长吴宏军等一行5人到应急总医院调研,双方就深化合作事宜展开座谈交流。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党委副书记曹杰,副院长孙劲文、刘晓川,以及总医院红会办公室、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南丁格尔护理志愿服务队、“三献”联络点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座谈交流 吴迪院长代表医院党委,对边部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总医院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应急管理部党委和中国红十字会领导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总医院作为中国红十字的冠名医院、救护总队,在应急医学救援、人道主义关怀等领域,与中国红十字会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和互补性,未来将围绕红十字人道精神传播与应急医学培训、三救三献、干细胞研究和南丁格尔志愿服务等领域,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边晓部长提出,双方的合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要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合作迈进。应着眼于新形势下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对双方合作内容进行整体筹划;应对标国际红十字ERU队伍认证标准,建强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在各类救援现场积极展示队伍良好形象;应统筹规划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专家体系,共同推进总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座谈会为下一步双方在多领域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应急总医院将立足职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应急救援、人道主义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擦亮“中国红十字应急总医院”的金字招牌,推动总医院和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应急医学建设办公室 作者:李玮 审核:刘智、祖洁琛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2025.03
11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Regional Delegation for East Asia (ICRC) 办 公 处:齐家园外交公寓别墅3-2号 Chancery:3-2,Qi Jia Yuan Diplomatic Compound 电话(Tel):85328500  传真(Fax):65320633 电子邮件:(E-mail) : beijing@icrc.org
2025.03
27
1 2 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