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张张当下最美最可敬的容颜
  急诊科是医院处理急危重症急救的重要场所,是处置急症、分检患者的关口。应急总医院急诊科就是这样一支团队,平时的工作中他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腊月二十九,医院正式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后,急诊科更是以义不容辞的担当,战斗到底的坚守,奋战在守护生命的战场上。 每到逢年过节,急诊科处理急重症、分流患者的任务就重,今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大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响应院党委号召,全科动员,积极做好筛查及防控工作,义无反顾当好排头兵。 科主任张涛比科里其他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作为一名“老将”,十七年前抗击非典,他作为我院第一批重症组的医务人员冲上前线;去年赴莫桑比克海外救援,又是他带领团队深入最危险的地方开展消杀工作。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身为党员的他从未缺席,每一次都冲到最前沿。发热门诊没有电梯,为了使住在二楼隔离病房的患者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已年近半百的张涛主任和两个后勤师傅一起,抬着沉重的氧气瓶上楼。戴着口罩和封闭式头套,穿着厚厚的隔离衣,张涛憋得心慌气短,满头大汗。稍微歇了口气,他马上又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之中。 护士长艾秀华也参加过抗击非典,经验丰富的她非常重视防护物资储备工作,早在1月初,她就开始张罗储备节日期间的医用防护物资,果然,这些物资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成了冲锋陷阵的“弹药”。 急诊科全年无休、24小时开诊,面对源源不断的求医者和焦急的家属,医生孙晶、王青,护士张海华、刘爽等,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一丝不苟地进行相关检查与对症治疗,非常时期大家克服人员紧张难题,咬牙克服、互相换班调班坚持,硬是把最关键的几天挺了过来。原普外科主任医师鲁克宇,刚退休返聘到急诊科,春节期间当排班医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值班时,身为老党员的他自告奋勇从家赶来,替晚辈们值了两天班。他默默付出,任劳任怨的身影令人感叹,更令人敬佩。其实这些事情在平时就很多,而在如今抗击疫情的今天尤为感人。 急诊科工作繁重,每个人每天不断重复穿脱隔离衣、戴口罩和双层手套,之后再反复清洗、消毒,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厚厚的隔离衣下,急诊人出诊的脚步依然那么坚定,那么义无反顾。遇到突发情况时,他们有时一忙就是一个通宵,有时候甚至顾不上吃口热饭。而每当家人问起时,他们大都是一句“放心,疫情期间,我们会保护好患者,也会保护好自己。” 急诊人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日夜奋战,严阵以待,时刻准备接受考验。每当病人和家属表达由衷的感谢与敬意时,虽然隔着口罩、帽子、防护镜,看不清他们的脸,但这看不清楚的脸,却成为当下最美最可敬的容颜。  
2020.02
11
疫情当前,我们都是“战士”! ——来自机关党总支第四支部的报道
  “我们不是医务人员,上不了发热门诊,但作为党员,一定尽自己所能为一线服务,苦点累点不算啥。”说这话的是医院机关四支部组织委员、营养膳食科负责人丁筠。“这个时候,疫情面前,党员不带头,你让谁冲在前面?” 机关第四支部书记,保卫处负责人杨伟平的话掷地有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第四党支部在这些甘于奉献,一往无前的支委带动下,与一线同志并肩作战,为白衣战士树起一道犹如铜墙铁壁的后勤保障“防线”。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医院根据疫情需要,要在发热门诊细化优化隔离区域,需要总务处立即做好病房改造、物资准备工作,保卫处做好相关安全保卫。由于节日期间部分人员离京,营养膳食科负责人、机关四支部组织委员丁筠同志因有非典时期工作经验临危受命,马上与保卫处负责人、机关四支部书记杨伟平同志沟通,部署下一步工作:清点在京人员,马上召集库管祝亚芳、采购刘淑芳、洗衣房姚萌、维修任自云、保洁赵楠讨论工作方案,将物资准备、病房改造、消杀流程、物资运送、医疗垃圾转运、饮食安排等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党支部书记杨伟平在会上强调:党员一定要走在群众前面,有困难党员先上。 杨伟平率先冲在前,开完会,他就带着安保人员在医院巡视,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只留下门诊、急诊两个门,其余大门上锁管理。对安保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的培训,每天几次亲自巡视医院的各个角落,为确保医院在特殊时期的安全运行,他的生日也是一个人在办公室过的。每次巡视到发热门诊,他总会和值班的工作人员聊一聊,他说:医务人员在一线不顾危险,与病毒战斗,我虽不能与他们并肩战斗,但每天去看一看他们,可以做他们的精神支柱,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孤军奋战,这个时候,全院职工都是战士,都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接到任务后,丁筠紧急召开营养膳食科留守人员开会,要求食堂值班人员要认真对待此次疫情,安排厨师全力保障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餐食营养,同时叮嘱配膳员们做好防护及餐车消毒。她当机立断,处事果断,看似繁杂而无序的工作,在她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逐一落实。大年三十晚上,丁筠跟随院领导为在岗的职工们送去年三十的饺子,还有院工会慰问的水果,她说:要让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们和在医院值班的工作人员过一个有年味的“年”。整个春节期间,丁筠成了最繁忙的抗疫“战士”:保证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营养供应,负责全院职工和患者配餐,临时采购医务人员急需的生活物资,甚至大年初三通过个人关系找图片社印制医院的防疫海报…… 总务处负责人胡强在1月 25 日大年初一就返回工作岗位,统筹安排总务处工作,整个春节期间,他都是在岗位上度过,防控疫情战役打响后,不管分内活还是分外活,只要需要,他二话不说,马上落实,立即就干。2月5日,北京飘起了雪花,气温骤降,得知发热门诊患者没有地方候诊时,他第一时间就带领后勤的师傅们在发热门诊旁搭起临时简易棚,方便患者临时候诊。夜晚,当大雪纷飞时,临时候诊室已在发热门诊旁,为患者遮挡风雪,如雪中送炭。6日一大早,雪还在下,为方便大家通行,他早早就带着总务处的师傅们拿着铁锹、扫帚,冒着寒风清理医院道路上的积雪。作为保障一线工作的后勤“大总管”,他总是笑呵呵地对大家说,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 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厨师长林刚,从1月初开始,为给职工准备春节发放的熟食,一直带领膳食科工作人员坚守在岗位上,加班加点,保证职工如期领到节日福利。疫情发生后,膳食科只有18名职工在岗,在人员少,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的情况下,林刚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他说,现在正是党组织考验我的时候,再说了,我是厨师长,大家的眼睛都看着我呢,这个时候怎么能不带头。 春节期间,车队只剩下2名工作人员,队长柯力和黄思维。为保证院领导公务用车和标本及时送检,两人商量着:我们两人都是党员,院领导在一线忙着指挥疫情防控,医生护士在一线奋战,我们也一定要给医院尽点力,为组织分点忧,咱们就都别回家了,省得临时用车还要现从家里来,耽误时间。两人商量的结果是,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三, 24小时在医院待命,出车20余次。柯力身患高血压,他每天吃降压药,坚守在岗位上。他说:我是党员,是车队队长,我得带头;黄思维的小女儿马上要过一岁生日了,他说:不回去了,不能因为小家耽误大家,我得向柯力大哥看齐。 1月23日,已下班的姚萌、刘淑芳、祝亚芳(积极分子)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返回医院参加战斗;姚萌忙着准备被服物资、并做好运送流程,淑芳、小祝骑着自己的电动车,立刻去帮助一线的同志采购生活用品。她们总是说:还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的? 维修值班的任自云、徐志存两位师傅,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穿好隔离衣,进入发热门诊改造X光机。任自云说:我是党员,我先上! 负责保洁工作的赵楠,每日3次,带着保洁人员严格做好消杀,工作中比平时多了更多的认真和负责,工作之余,她找到组织委员丁筠说:我也想写入党申请书。 疫情当前,我院共产党员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更亮出了党员的本色,用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初心和使命。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冲在了前线,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2020.02
07
致敬!第一批,第一线的“战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医疗机构,应急总医院党委深刻领会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救治患者。第一时间按照党中央和部党组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防控工作,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1月29日,院党委下发《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职工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向全院党员发出号召令和动员令,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发热门诊就是我院这场抗“疫”战线最前沿,从1月23日(腊月二十九)至今,8名医护人员已连续奋战了十天十夜。除夕前夜,面对疫情突然来袭,面对随时要应对的风险,作为“打头阵”的“先遣军”,8名同志没有退缩,没有胆怯,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阖家团聚庆团圆、万家灯火喜祥和的除夕夜,他们用生命护佑生命,用坚守点燃信念,特殊时期,关键时刻,为患者送去温暖,点燃希望,以实际行动在战“疫”中践行着共产党人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一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火墙。 党员作先锋:没问题!我先上!撑得住!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发热门诊,8名医护人员作为我院首批战疫团队,成立了临时党小组,小组长由大外科护士长吴军玲担任,吴军玲今年55岁,是这个团队8个人当中年龄最大的,可是在一线,她每天和年轻人一样连轴转,干着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困难。患者咽拭子取样工作至关重要,也相对风险较高,“没问题,我来!”做好科学防护的前提下,她奋勇当先,靠着一名老护士的临床经验和应急状态下的沉着冷静,安全并高效完成了取样工作。为保护好团队每一个人的安全,每天大家防护服的穿脱是否规范,她都要一再检查;发热门诊医护宿舍每天两遍洗消,她都要一再查看。团队里的年轻人都说,吴护士长事无巨细,对待我们,就像家长、像妈妈一样。2月2日,根据院里的统一安排,这8名同志还要延期工作两天,除做好发热门诊工作,还要做好向第二批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交接的工作,当院领导担心地询问她身体能否盯得住时,她坚定地回答:“撑得住,肯定没问题!”“其实,大家都是好样的!但身为党员,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多一点。关键时刻,党员就要做出表率。”吴军玲说。 被人称为“老贾”的消化内科医生贾志伟,也是第一时间请战的共产党员。“老贾”不老,是颜值很高的“大男孩”,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阳光、帅气、有活力。就是这个“大男孩”,从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到去年赴莫桑比克参与海外救援,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他的身影,是应急总医院名符其实的“老战士”。最令人感动的是,他还有两次勇救素不相识发病路人的壮举,曾入选“北京榜样、中国好人”,这些闪光的荣誉,更让人敬佩不已。在这次白衣逆行者中,贾志伟又是冲在了最前面,24小时值班后放弃休息,继续投身第二天的工作,他妻子是外院的医务工作者,这次疫情中,也在一直忙碌着,上小学的孩子在家“留守”。用“战友”马洪明的话形容,贾志伟专业技能扎实,踏实不惜力,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最大的特点是默默工作,特低调,跟高颜值的外形有点分离。 共产党员、发热门诊护士长宋丹,同样是舍小家顾大家,她原本打算春节带着家人回西安老家看望老人。疫情发生后,她退掉了车票,主动留下来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大年三十,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和大家一起规划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以保证发热门诊隔离区的安全,也是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她第一个为患者取了第一次标本。白天班,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一穿戴上就是6个小时不吃不喝,待任务完成了,人已筋疲力尽…… 共产党员、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高鸿,曾在原单位参加过抗击非典战斗,此次抗击疫情战斗,她也投入进来,患者出现消极、恐惧的情绪,高鸿会一次次耐心安抚,详细解释,给患者以信心。“我是党员,就要站在一线、干在一线、守在一线!”高鸿这样说。   最美逆行者: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 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劲头、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本色,深深感染、打动着团队里的其他4位成员,第一批8名医务人员当中,马洪明临时负责医疗方面工作,每天摸爬滚打在一线,初八那天,他拿出了“尘封已久”的入党申请书,郑重地交给了党组织。“我要向身边的党员看齐,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之所以向组织递交我的入党申请书,的确是身边的吴军玲、贾志伟这些党员的思想和行动感染了我,无论是莫桑比克海外救援还是这次疫情,党员,就是我身边的榜样。” 护士孙宁是这个团队里最小的“战士”,却在一线表现得绝对的勇敢。2003年非典时,才来院工作一年的她毅然冲上抗击非典第一线,奋战在重症监护病房。这次疫情突然来袭,她作为六病区的护士被选派成为第一批队员,腊月二十九日晚上,她舍下年幼的孩子,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中。春节期间,她的丈夫来医院看她,两人隔着发热门诊的警戒线遥遥相望,此刻,在发热门诊一贯坚强的孙宁却掉下了眼泪,职责在身,重任在肩,她很快默默擦干眼泪,继续投入到消杀和患者救治工作当中。 崔学慧也参加过抗击非典,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这次抗击疫情,作为发热门诊的护士,她深深感受到了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毅然选择了坚守。“本来想着,趁过年休息几天,和海外留学回来的女儿好好团聚一下,没想到,和女儿连年夜饭都没吃上,不过,这次忙碌的一线工作让我永远难忘,救治病患,远比和女儿团聚更有意义。”几句话道出了一位母亲的“大爱”。 李云超是感染科医生,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发热门诊的工作不比平常,不仅需要过硬的医疗技术,还需要严谨、专业的防护知识,工作中,李云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怕团队里唯一一位女大夫身体吃不消,他主动提前一小时接班。穿着隔离衣不吃不喝,从下午一点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半,常常是到休息时,累得腿都抬不起来了。 这就是我院第一批发热门诊奉献、坚守的团队,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畏、担当和坚韧,他们平凡的事迹令人感动也令人敬佩。 上下携手,同心协力。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疫情在哪里,医务人员就要战斗在哪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主动请缨、救死扶伤、迎难而上,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增强全院上下打赢这场硬仗的干劲和信心。8名同志,成为引领大家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的典范和榜样!  
2020.02
04
应急总医院党委印发通知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作用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总医院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院党委、院班子对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启动院医疗应急预案,全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展开。1月29日,院党委印发《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职工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应急管理部党组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团结带领全院职工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通知》要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当前医院最重要的工作。要通过安全、有效、便捷的形式,动员全院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部党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和紧迫性,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坚决态度,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通知》强调,院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同志,要自觉担起重大政治责任,全面准确把握中央及部党组部署要求,自觉担负起医疗卫生单位职责,亮出“应急人”形象和品牌,结合本院实际,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担负起部门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岗在位,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与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执行力,及时采取行动,及时解决问题。要强化部门责任,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及时沟通,及时补位,要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对各部门负责同志的一次政治考验、责任考验、能力考验。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要表扬表彰、大胆使用;对不敢担当、工作不力、推诿退缩、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通知》要求,各党支部和全院党员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各党支部要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领职工群众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严防死守,不留死角,不出纰漏,确保宣传动员到位、教育引导到位、人员力量到位、防控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带领群众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配合支持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一线部门党支部要结合院党委“三亮三讲三作”要求,切实发挥党员医务工作人员的表率作用,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忠于职守,不辱使命;要从政治上、组织上、生活上关心关爱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广大党员要带头担当作为,严格执行防控要求,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要坚持弘扬正能量,教育引导身边职工群众辨别各类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坚决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遇到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冲在最前沿。  
2020.01
30
这一仗,必须赢! 应急总医院人行动迅速全力抗击疫情
  春节本应是举家欢庆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号令!应急总医院第一时间快速反应,以枕戈待旦、迎难而上的“应急人”工作作风,以冲锋在前、一线坚守的“战斗者”无私奉献,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应急管理部党组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院上下紧急行动,众志成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我院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预案,非常之时、非常之需、非常之举,迅速调动医疗骨干力量,调整发热门诊排班,细化优化隔离区域流程,紧急部署多项举措,紧张有序,科学应对,腊月二十八,全院上下已在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 关键时刻,院领导冲在前,率先担当,及时调整了春节值班,党委书记兼院长张柳、副院长王广范、纪委书记李伟、总会计师许太谊,从春节前打响疫情阻击战至今,没有休息一天,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用自身的表率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若有战、召必回”,春节期间,我院很多干部职工主动放弃探亲、旅游、休假,放弃与家人团聚,以无私无畏的力量,以坚守岗位的执著,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发热门诊”不灭的灯光让春节期间前来就诊的患者心安,也让周边的居民感动,一对住在医院附近的母女,除夕下午送来一箱苹果,让我院工作人员转交给隔离区医务人员,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平安。 白衣逆行,冲锋在前。为应对疫情严峻形势,我院加强发热门诊的工作力量,自1月23日起,马洪明、高鸿、贾志伟、李云超4位医生和吴军玲、宋丹、崔学慧、孙宁4名护士,临危受命,主动请战,在发热门诊值守,身着防护服本身就有诸多不便,还要为患者取样、治疗、心理安慰,面对高危险、高强度的工作,他们团结互助,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只是我们这些穿上白大衣的人,上了一线,与疫情抗争救治患者罢了。”这些战斗在疫情最前沿的“最美逆行者”,有军人出身的共产党员,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普通医生,有被患者称为“小姑娘”的年轻护士……他们的身影,感动着全院,感动着患者。 呼吸内科负责人周云芝临危受命,担任我院这次疫情“主检”,作为专家,她不仅为治疗方案把关,还从专业指导角度,和原院感办主任范超云一起,大年初二一早专程到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通过视频直播为指战员宣讲疫情防控,此外还完成了疫情防控知识PPT制作。肿瘤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张楠春节期间每天都一定来科里“报到”,主动顶替科里已上一线的马洪明的工作,整个春节几乎都在院里和患者一起度过。 细化落实,全力保障。这场阻击战,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是关键。院办、党办、工会、纪检、人事、宣传处等各相关处室积极响应号召,干部带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医务处的朱伟、郑山海、刘智,春节没有休息一天,几乎24小时连轴转,刘亚静也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医务处不仅要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系,明确标本转送流程,组织会诊,还协助院领导组织应急力量,完善应急预案,出台相关文件和通知。得知医务处工作十分繁重,体检部的高盛主动参与到医务处的工作中来。 接到为部机关组织编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任务后,刘智马上行动,与宣传处同志一道,组织相关人员,各部门通力配合,仅用不到三天时间,就完成了防控疫情的口袋书、PPT、“抖音”小视频等形式的制作,并通过部、院新媒体推送,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 与此同时,面对严峻的疫情,院内科学防控的任务繁重,疾控处、感染办的王学英、范超云、杨蓓、洪羽蓉和主动请缨的陈丽娟,一直在岗坚守,及时调整防控技术方案,加强培训和安全防护,落实防控措施,严防感染。此外,干部医疗科、部医务室的负责人李长新,在部机关坚守,在做好日常诊疗同时做好防控知识科普。 护理部主任王兆霞随时调配护理人员,保证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役中各个环节人员能够到位,孔令煜、徐欣、刘乐、刘娟、王秀艳、鞠庆梅、刘凤荣、王振玲、张东宁、谢旑静、范红卫等一线护理人员,节日期间也都放弃休假休息,随叫随到,投身主战场,配合各部门完成疫情防控工作,还高效修订完成护理流程等。 药学部主任李静、检验科副主任许慧、影像科副主任尹晓明,都放弃与家人团聚,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工作着。 前线英勇奋战,后方全力保障。疫情突如其来,正值春节,厂家放假,市面抢购,使各种医疗防护物资全线告急。物资保障组与十多家国有医药企业紧急进行采购请求,短短几天内,实现了防护镜、隔离服、手术衣、额式体温枪口罩、N95口罩等紧缺防护物资的采购,为我院防疫阻击战提供了“弹药”。医学工程处负责人单文卫、采购员宋宝芳以及维修张民、马洁,一直在岗在位,紧急调用手头资源,增加采购渠道,同时支援应急管理部的医疗物资保障,严把渠道,确保产品质量。 为给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们提供休息场所,后勤班组加班加点,赶在1月23日(农历二十九)当晚完成了对外干病房的改造。后勤党总支在岗的共产党员包括:杨伟平、丁筠、赵斌、姚萌、刘淑芳、任自云、李博,还有已写了入党申请书的祝亚芳。任自云、徐志存两位师傅,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穿好隔离衣进入发热门诊,协助我院影像科为发热门诊安装X光机,以便对新型肺炎疑似患者进行筛查,以辛苦付出给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有力保障。总务处的胡强、姚萌、刘淑芳、赵楠,保卫处的杨卫平,多次到院加班,丁筠带领营养膳食科的职工,加班加点,辛勤付出,为患者和值守的同志提供可口饭菜,还有随时待命、第一时间出征的车队师傅柯力、黄思维,日夜巡守的保安…… 这些选择坚守与奉献的人,仅仅是我们选取的春节休息期间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部分同志,随着1月28日(大年初四)全院提前返岗工作,还有一大批同志投身到这场阻击战中,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埋头苦干、默默付出。 虽然当前疫情形势仍很严峻,但经历过抗击SARS疫情的应急总医院人坚信,有党中央、应急管理部党组的坚强领导,有全院上下的共同奋斗、扎实工作,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1
30
1 3 4 5 6 7
查看更多